之前的東北戰區司令奉調進京之後,還在望平縣的趙仲仁就在前線就任東北戰區司令員,負責指揮整個東北戰區五省三個集團軍十三個旅超過九萬人的龐大部隊。
三個集團軍,除了原本就屬於趙仲仁直接指揮的第二十五集團軍外,還有第二十四集團和第二十六集團軍。
二十五集團軍擁有二五三、二五四、二五五、二五六、二五七旅五個旅的編製,隻不過二五七旅在牛頭山的時候表現不佳,之後又連丟牛頭山、二連河、高崗縣等戰略要地,損兵折將,一個旅八千多人,最後隻剩下了不到一半的人。
趙仲仁一氣之下,就取消了二五七旅的編製,縮編為一個加強團,旅級指揮官全部降級使用,不能勝任,履職盡責的,也全部調離了指揮崗位,二五七旅縮編團的戰鬥力這才稍微恢複了一些。
而第二十五集團軍也就隻剩下了四個旅加上二五七旅縮編團,和暫編裝甲第一團合編一處,成了新二五七旅。再加上二十四集團軍的二四一、二四二、二四三、二四五旅四個旅和二十六集團軍的二六一、二六二、二六三、二六.四旅四個旅,趙仲仁能夠直接調動指揮的部隊就達到了三個集團軍十三個旅九萬多人的規模。
隻不過東北戰區名義上需要負責東北五個省級行政區域的戰防事宜,擁有省府城市五座,府一級的大行政區域城市十七座,縣城六十七座,近一百一十萬平方公裏的遼闊疆域,人口近千萬。
而且東北戰區又是距離東委奴國高句麗總督府最近的一個戰區,再加上五省之中的遼東、遼遠兩省又是偽東遼國的所在地,兩省之地之前更是全數落入東遼國手中,現在雖然已經被趙仲仁領軍收回了遼東省的三分之一的領土,但依然還有遼遠省和遼東省的三分之二還在東遼偽軍手中,急需收複。
之前隻是麵對東遼偽軍,東北戰區第二十五集團軍、第二十四集團軍、二十六集團軍連.戰連捷,連克數座縣城,收複失地,士氣大振,鬥誌昂揚,好像收複整個遼東省、遼遠省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一樣。
但現在,情況卻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東委奴國在9月18日這一天淩晨零點的時候,有超過一個師團的大部隊,越過了宋、高(高句麗)界河浿水,侵入了宋國領土,協同東遼偽軍一同防守。再加上樞密院下的那道怪異的軍令:避免與東委奴國.軍發生正麵衝突。
趙仲仁負責東北五省一百多萬平方公裏的遼闊疆域內的戰爭和防守事宜,本身就已經有些焦頭爛額了,現在還得加上一道‘避免與東委奴國軍發生正麵衝突’的緊箍咒,壓到趙仲仁肩頭上的擔子就更加的沉重了。
攻占望平縣城之後,趙仲仁本想一鼓作氣,趁機收複遼東省的大興府、永寧府、析安府等府城,但隨後,還沒等趙仲仁繼續出兵,宋皇晉升他為上將,東北戰區司令員的旨意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