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委奴國小龜子第三第四師團在東清府登陸,開辟第二戰場的消息,就像是一盆冰冷的涼水,一下子澆在了大宋所有的軍民頭上,將還沉浸在河源鎮伏擊戰勝利的喜悅心情中的大宋軍民心中的熱情全都一下子澆滅了。
在東清府登陸之後,東委奴國小龜子的第三第四師團幾乎沒有任何的遲滯猶豫,從東清府兵分兩路,一路向西,進攻泰山府,另一路則順著海岸線南下,進攻大宋第二海軍艦隊司令部所在地輕津島。
第三第四師團兵分兩路,分別進攻泰山府和輕津島的同時,第五第六師團也緊隨其後在東清府登陸,作為援軍,緊跟在第三第四師團身後,向泰山府和輕津島挺進著。
而在東委奴國高句麗總督府,在高句麗總督府盤龍州登陸的第九第十師團,經過簡單的修整之後,也從高句麗總督府跨過浿水河,進入了東北戰區五省之地,距離東北戰區前線高崗縣一帶雖然還有一段距離,而且與高句麗總督府毗鄰的那兩個省,現在也還在偽東遼國或者說東委奴國小龜子的實控之中,東委奴國小龜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大宋東北戰區是一丁點辦法都沒有!
進入了偽東遼國的實際控製地域之後,第九第十師團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悠閑自在,自由愜意,行軍打仗,就像是一場武裝大遊行似的,根本沒有將東北戰區的幾萬宋軍放在眼中。
得到了兩個師團的主要兵力的加強後,東委奴國小龜子第七第八師團也一掃之前的失敗頹廢之情,重新變得生龍活虎,鬥誌昂揚起來。
第七第八師團雖然之前在河源鎮幾乎丟掉了所有的裝甲坦克突擊力量,而且還賠上了陸軍航空兵第四飛行聯隊第一大隊的大半個大隊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丟盔棄甲,損失慘重,這讓第七第八師團的聯合指揮官白川義一中將也感覺有些無地自容,羞愧的連頭都抬不起來!
不過白川義一中將是東委奴國的公爵世家,世傳的公爵爵位,祖上據說是東委奴國倭皇的貼身侍從官,並且與女法王(上代倭皇去世後,寡居的王後多數都會出家修行,然後由皇室上尊稱,稱為某某女法王)私.通,生下了一名男孩,被賜居白川宮,那個男孩就以白川為姓,成為了東委奴國皇室之外,世傳的十八家公爵世家之一。
也正是憑借著自身的公爵身份,白川義一中將才會以三十九歲的年紀出任第七第八師團的聯合指揮官,成為東委奴國與大宋之間的國運之戰打響後,第一個踏上大宋國土的東委奴國的公爵貴族!
在河源鎮遭遇了重大的慘敗之後,白川義一中將下令第七第八師團步兵聯隊集體後撤,撤退到了大遼河一線,一邊修整,一邊等待援軍。
三天不到的時間,白川義一中將所期待的援軍就真的到來了,而且不是一支援軍,而是兩支,一支援軍直接在東清府登陸,開辟了對大宋攻擊的第二戰場,另一支援軍則如約出現在了大遼河後方,加入到了白川義一中將的聯合指揮部的指揮編製序列之下!
也就是說,白川義一中將吃了敗仗,不僅沒有遭受懲罰,他手中的權力反而更進一步的增加了,原本,白川義一中將所指揮的部隊隻有原本駐紮在高句麗的第七第八師團兩個師團,但現在卻增加了第九第十兩個甲種師團,增加到了四個師團的編製。
雖然這四個師團的編製都沒有滿編,特別是第七第八兩個師團,在之前的戰鬥中,都遭遇到了一定的損傷,裝甲坦克集群更是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兩個甲種師團幾乎退化成了兩個乙種師團——步兵聯隊雖然還保持完好,但裝甲坦克這樣的突擊力量卻已經丟失殆盡,第七第八兩個甲種師團的戰鬥力,也就變得跟乙種師團沒有什麼兩樣了。
雖然白川義一中將手下的四個師團幾乎都沒有滿編,但畢竟是四個師團的編製,在東委奴國的陸海軍聯合參謀本部的兵員籍冊上,那也是實打實的四個甲種師團的編製,所以再用第七第八師團聯合指揮司令部的就有些不恰當了,白川義一這個指揮官再以中將的身份指揮這四個師團作戰,也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所以到最後,隨著第九第十師團加入到白川義一中將的作戰指揮體係中去之後,第七第八師團聯合指揮司令部也跟著搖身一變,變成了大宋派遣軍司令部,白川義一中將也從中將聯合指揮官搖身一變,變成了大宋派遣軍司令部總司令白川義一司令,軍銜也從中將直接被提升到了陸軍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