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抓拍了這個瞬間,閻濤都不知道對曾毅說些什麼話好,感激吧,貌似很應該,可是這當眾落他文化站的麵子,似乎太壞了,這可是典型的打一棒子給一顆甜棗,叫你哭笑不得。
陳光華這時候開口了:“閻濤,瞧你帶的好班子,這種小事都能弄錯,真不知道你們這些專家都是幹什麼的,腦袋是不是被漿糊糊過,連東西的年份都能斷錯,國家真是白養你們了。”
閻濤被罵的什麼都不是,耷拉下腦袋連連稱是認錯。
陳光華很滿意他的態度,瞥了一眼,滿含笑意的看向曾毅,曾毅此刻嘴角也勾笑。
其實本來這些鑒定的事情可以私下進行的,無奈閻濤等人一開始的拒絕和小覷,讓曾毅升起了一股子無名火,陳光華和秦怡是知道曾毅的本事的,覺得事有蹊蹺,於是就大張旗鼓的來次公開鑒定。
果不其然,東西被斷了年份,如此一來,正好可以打壓一下閻濤等人,給曾毅消消火氣。
曾毅也知道他們的心意,就沒阻攔,順著他們的意思進行鑒定,總算是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真就斷出了問題來。
陳光華還不忘再挖苦一句:“閻濤,我看這的古董不少,有不少都是那孫齊偉鑒定的吧,這丫的年份都能斷錯,擺明了就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渾貨,來來,今兒我老弟在此,你還是請他重新給鑒定下,免得再有類似事情丟自己的臉。”
閻濤心裏有一百個一萬個不願意,但是偏偏拿陳光華沒辦法,隻好點頭答應道:“是,是,那就有勞曾先生了。”
“曾先生,請這邊來。”閻濤忙招待,曾毅隨他走到展品前,一堆記者都圍上來,今日的展會已經不是眾人的了,而成了曾毅的獨角戲。
閻濤帶曾毅看的是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蟠螭紋象耳轉心瓶,瓷器精美無比。
高33.1cm,口徑7.2cm,足徑11cm。
瓶敞口,束頸,垂腹,圈足。頸部兩側各有一象首為瓶耳。瓶外頸部飾黃地軋道粉彩折枝蓮紋,腹部飾霽藍描金蝴蝶勾蓮紋,四麵圓形開光內鏤雕綠色蟠螭紋,足部飾黃地軋道粉彩雲頭紋。全器在頸、腹處分為外套和內瓶兩部分。瓶頸與內套瓶相連,可以旋轉,套瓶白地粉彩繪嬰戲社火圖。瓶內壁施鬆石綠釉。底足內施鬆石綠釉書紅彩“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利用鏤空對器物進行裝飾美化是清代瓷器常用的手法,特別是康、雍、乾三朝大量將鏤空技法運用於轉心瓶和轉頸瓶上。由於鏤空器物的製作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成品率低,鏤空部位需精心設計,因而清代大量鏤空瓷器的燒製成功充分說明了這個時期瓷器燒製技藝的高超水平。
閻濤對曾毅說道:“曾先生,這件是孫齊偉從民間收來的瓷瓶,你看如何?”
閻濤嘴上是在找曾毅鑒定,但是心裏卻是另一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