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像西方父母那樣瀟灑(1 / 2)

對大肆消費的美國人說來,他們的問題是人還活著的時候錢卻花光了;而習慣儲蓄的中國人的問題是,人死了錢還沒用完!我以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一個年輕時就繼承了億萬家產的美國富翁,在揮霍了所有的財富以後又活了20年,但這20年中隻好依靠救濟過活。彌留之際他留下名言:“最佳的理財方式就是在生前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用掉,我隻是算錯數而已!”

從這個角度講,一貫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他們,過的是牽掛少因而舒適度高、比我們更享受的人生。這源於他們的教育觀、家庭倫理和社會責任感。

當他們有了後代

春節期間回哈爾濱,朋友聚會時都在感歎現在養孩子太貴,養一個吃力,養兩個真的養不起。而朋友們生長的年代養孩子太容易了,熬一鍋玉米大渣子粥,醃一缸鹹菜,孩子就長大了。

當年一臉菜色的我就是這樣長大的。那種現在還很想念的粘稠稠粥,當時能吃飽算是家境好的。以後居住在法國時,我最強烈的印象就是西方人物質極大豐富,那些臉龐紅潤的小孩個個都不缺營養。再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由於長期實行計劃生育,一家隻有一個孩子,於是中國養孩子過於精細化,而且越來越貴,而在西方國家養孩子卻很便宜,尤其是相對他們的收入而言。

比如在鼓勵生育的法國,生孩子越多從政府那裏拿到補貼越多,母親就越不用工作。他們采取的是粗放式的養育方式,超市買的嬰兒食品連加工都不用直接喂食,幼兒衣服不棄,小床不扔,不僅自己留著給下一個孩子,朋友之間還互相送來送去。

食品在西歐並不貴,孩子衣服和用具不用全部買,上中小學不花什麼錢,假如不上私立的話連大學都不花錢,所以,西方人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按收入比例說來比我們小很多。他們養孩子並不費力氣,就像過去年代我們的父母一樣。

於是,有了孩子的夫婦過著和以前差別不大的生活,他們依然參加晚會,依然有夫妻二人的世界,比如周五的燭光晚宴。除非是家庭聚餐,法國人參加晚會是不帶小孩子的,他們會把自己裝扮得漂漂亮亮赴會,把孩子托付給鄰居,甚至花錢請人來看護。他們不會因為有了孩子而大大削減自己的消費。

當他們人到中年

西方國家的父母一般不開車送孩子上學。在巴黎時,那裏的托兒所、中小學校和居民區分布得合理,孩子都是就近入學的,步行可及,一般不超過15~20分鍾。大一點的孩子很早就背著沉重的書包自己走去走回,沒有家長擔心這樣會把他們稚嫩的後背壓彎。小一點的孩子由父母上下班前後輪流接送。在紐約,事情變得更簡單,步行不到一公裏的學校居然還開校車接送,父母隻要等在家門口或者在規定地點把孩子送上車就行了。

當然,你也可以開車送孩子,隻是停車費用較高,還可能錯過上課時間。實際上,這樣做既浪費了父母的時間,又沒有多少意義。

西方人信奉的是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們開心玩耍。他們一般不花費多少時間監督孩子的作業,不上那些價格昂貴的課外輔導班,甚至不希望孩子總在那裏看書。我在紐約工作時,覺得學校給孩子留的課外作業太少,還在家長會上向老師提意見要求增加,但受到部分美國家長的質疑:他們覺得課外作業太多了,要求削減!

話說到這裏,讀者不要以為他們是不負責任的。事實上,中西方教育理念有很大差異,各有所長。一些西方人很重視初等教育,父母奉獻的愛心很讓人感動。而且我覺得這種愛心更為合理。

法國朋友向我解釋為什麼他們不請全職保姆,是因為她們不願意讓保姆替代自己,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把保姆當成媽媽,一旦有時間他們就會和孩子親近。同樣,她們不肯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覺得那樣不夠人道。有的法國朋友說,有能耐就自己養,沒那個能耐就別生。法國甚至西歐的寄宿學校很不多見。

美國寄宿學校發達,但那裏教授的不僅僅是文化課,還有道德品質的教育,那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私立學校。家長期待孩子出來後,男孩像個紳士,女孩像個淑女。而在國內,一些有錢的父母預計自己嬌生慣養的孩子考不上國內的好大學,就上個寄宿學校,以期出國混個外國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