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感閱讀法與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研究
學術研究
作者:呂愛軍
摘 要 通過在蘭州市第八十二中學七年級10個班進行國家級重點課題子課題“語感閱讀法與閱讀能力發展研究”的實驗,讓學生閱讀簡易的、原汁原味的以故事、小說為主的“典範英語”讀物(6、7),利用家校聯合促學模式,讓學生得到足夠的語言整體輸入、積累,使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發展,聽、說、寫的能力相應提高,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促進學校英語水平的提高,形成學校英語教學特色。
關鍵詞 語感閱讀;閱讀能力;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004-02
1 課題研究的背景
在我國,英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但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完成6至10年的英語學習後,其語言實踐能力仍然很低,綜合素質不高。2001年,國家頒布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麵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而語感閱讀法正是針對目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出現的問題,給出具有實效的解決辦法,即:以讀為本,拚讀領先,聽讀結合,分級加量,形成語感,促說帶寫。通過大量的閱讀,整體輸入,不斷積累,培養學生語感,使他們在聽、說、讀、寫能力上不斷提高。
2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蘭州市第八十二中學是蘭州市市級示範性完全初中學校,學生的英語程度和水平參差不齊。根據學校特點和學生情況,在學校開展此課題實驗有重大意義。它不僅對剛升入初中的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而且能夠提升學校在轉型期的教學質量。同時,它有利於形成學校英語教學的特色。因此,在對本課題進行認真研討之後,王校長、李校長親自負責本課題的實施,5位七年級的實驗教師自願在10個班進行課題實驗,英語教研組長負責課題實施的具體工作。
3 課題實施的步驟及方法
3.1 課題實驗前期準備
1)課題組教師認真學習,了解掌握課題實驗的方法、模式、要求等,並做準備工作。
2)對學生、家長做好宣傳、動員工作,通過看霍慶文教授做的課題錄像,教師解讀在學校進行課題實驗的目的和意義,使學生、家長能明白學校的良苦用心,自覺、自願地參與課題研究,做好配合工作。
3)課題實驗前,對學生進行水平測試和摸底工作。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程度、家庭情況、課後英語閱讀情況及具備的實驗條件等;做了詞彙考查,朗讀錄音,命題作文,期中成績等歸檔留存。從中發現,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學過英語,但水平不一,課後很少閱讀,拚讀能力差,語音語調一般,寫作能力差距較大,語言表達水平不高。
3.2 課題實驗實施過程
1)實驗要求。
①實驗學生必須堅持回家模仿朗讀《典範英語》(6)至少20分鍾,盡可能做到模仿到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閱讀,並做好閱讀日誌,即:好詞、好句的摘抄,概要的書寫。
②利用家校聯合促學機製,督促、檢查、激勵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在學校,教師要每周至少抽出一到兩節實驗課,在課上通過朗讀、表演、複述等活動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幫助、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故事。課下教師要批改學生寫的故事概要和日誌本,定期檢查閱讀跟蹤記錄表。家長要每天督促孩子模仿朗讀20分鍾,填寫閱讀跟蹤記錄表。
③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便共同合作、相互監督、探究學習,同時減輕教師負擔。
④在實驗初期,每兩周完成一本書,從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始,一周完成一本書。
2)教研指導。課題組教師經常交流、研討,及時解決在實驗中發現的問題,並積極征求國家課題組的建議。2011年12月,霍慶文教授專程來校進行實驗初期的課題指導;2012年4月,翁誌敏老師來校聽課指導,課題組教師受益匪淺。
3)階段性活動。
①實驗一個月後,進行階段性表彰,通過用“致家長一封信”的方式,表達對家長的感謝,向家長作情況介紹,通知家長以下獎項的設立及表彰:最佳日誌獎、最佳讀後感(概要)獎、進步突出獎、最佳模音獎、家長配合獎。
②12月26日,舉辦“典範英語”模仿朗讀比賽,共有16組節目,一部分學生的模仿朗讀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