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
學術研究
作者:黃必成
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是地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作為地理教師,如何在教育教學中來達到這一目的,是需要長期實踐和探索的。
1 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麵對學習,這為搞好地理教學提供了保證。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筆者認為首先要有愛心。農村學校的學生多為留守學生,缺乏父母的關愛,教師既要做嚴師,更要做慈母,視學生如己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學生就親近、喜愛老師,師生關係自然融洽,教學就得到保障。其次,教師要轉變作風,改變過去那種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觀念,允許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其三,要學高為範,處處做學生的表率,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
2 做好新課的引入工作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新課引入如果新穎、具有吸引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引入方法有許多,如用事例引入、新聞引入、歌曲引入、地理趣文引入、謎語引入等。如在教學湘教版教材“西亞”一課時,筆者考慮到西亞的突出特點是戰亂頻繁,而戰爭的根源揭示了西亞的自然環境特征——地理位置重要、水資源匱乏、石油資源豐富,和人文環境特征——宗教矛盾突出,就選擇向學生出示俄土戰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巴以衝突、海灣戰爭4場戰爭的資料,讓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從資料中找出戰亂衝突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來導入。又如在學習“中國的民族”時,筆者用《愛我中華》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來開始新課的學習: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是兄弟姐妹親如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彙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3 抓好圖像教學
地理圖像係統是地理新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從地圖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至關重要。湘教版教材的地理圖像主要包括分布圖、氣候圖、統計圖、景觀圖、剖麵圖、示意圖等,要根據不同圖像的特點進行教學。如中國1月平均氣溫圖的教學,主要設計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1)我國1月平均氣溫最低和最高的區域在哪裏?兩地氣溫相差多少度?2)結合課文回答形成差異的原因。3)0 ℃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方?4)我國東部地區等溫線的延伸方向有什麼特點?
又如長江幹流縱剖麵圖的教學,先讓學生明確橫坐標表示什麼,縱坐標表示什麼,再讓學生計算源頭到宜昌的相對高度是多少,到宜賓的相對高度是多少,從而得出長江水能資源最集中的河段。然後讓學生結合地形圖思考長江水能資源為什麼集中在這裏?現在在這裏建設了哪些水電站?這樣邊讀圖邊思考,前後知識綜合學習,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利用地圖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恰當的課堂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
4.1 創設趣味問題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感悟地理,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學“中國的交通運輸業”時,筆者讓學生思考:目前交通運輸業仍然是製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假如你是交通部長,如何來製定和規劃我國的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宏圖?這樣的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