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1 / 2)

淺析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技術在線

作者:楊立華

摘 要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化解以往教學的枯燥性與數學教學的抽象性,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激情,使多媒體輔助教學下的數學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結合教學實踐,從激發興趣、加強理解、強化記憶、激活思維等方麵展開論述。

關鍵詞 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049-02

運用多媒體是現代教學的重要方向,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有效地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枯燥與機械。尤其對於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與係統性的數學學科來說,多媒體的運用為數學課堂教學帶來重要機遇。多媒體集圖文聲像於一體,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方麵實現全麵的創新與改革,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積極而愉悅地投入到數學探究活動中來,是實現數學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重要優勢談幾點認識。

1 營造樂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在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學生隻有對學習感興趣,才能產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才能表現出積極的學習行為。而要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濃厚的興趣,就需要改變以往教學的枯燥性,將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課上得有趣,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意願,才會讓學生把數學學習當作一件禮物來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形象性與藝術性,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以圖文聲像來傳遞信息,這對於初中生來說遠比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更具吸引力,更能為學生營造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帶著高昂的學習情緒與飽滿的學習熱情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如在教學軸對稱的知識點時,筆者充分運用多媒體強大的優勢,彙集現實生活中與軸對稱相關的各種圖形、圖案等,進行輪播展示,並配以優美動聽的音樂。這樣就將學生帶入圖文並茂、聲像俱備、亦動亦靜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很快為優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逼真的畫麵、動態的效果所吸引,將注意力與精力集中於所學內容上,使得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參與欲,從而實現興趣與思維的順利轉移。

2 豐富認知表象,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數學具有相對的抽象性,許多學生在理解時往往存在一定的難度。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突破傳統教學時空的限製,將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形象事物具體直觀地再現於學生麵前,使學生可以獲取更多形象可感的事物,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透過大量的表象來達到對事物本質規律的認識,從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的學習過程比起直接講述結論,學生更容易理解,更能牢固記憶、靈活運用。

如軸對稱的概念,如果隻是簡單地利用教材上的插圖加上簡單的講述來進行教學,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筆者運用多媒體課件,將現實生活中學生所熟悉的各種事物,如飛舞的蝴蝶、直觀的圖紙、優美的剪紙等,以此來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來豐富學生的認知表象,使學生在抽象的概念與直觀的表象間建立聯係,避免了學生對概念的死記硬背與機械運用,使學生在直觀形象的事物中來理解抽象的概念。這樣更能透過現象達到對概念的本質認識,從而使學生透徹理解、牢固記憶、靈活運用。學生在運用時再不會機械地套用概念、公式與定理,而學得愉悅,學有成效,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對數學學習形成長久穩定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