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作文教學注入活力 讓作文教學趣味無窮(1 / 2)

為作文教學注入活力 讓作文教學趣味無窮

教學園地

作者:穀守鳳

摘 要 作文教學質量不高,變成學生沉重的負擔。麵對這種現狀,必須改變現有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讓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來提高作文教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作文;多媒體;寫作素材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7-0093-02

作文是通過文字進行想法表達和交流溝通的重要媒介,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如何讓學生喜歡寫作、善於表達,這是作文教學改革的呼喚。語文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重新認識作文,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內心的巨大能量,開拓視野,讓學生能夠全麵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精彩之處,能夠天馬行空地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找回寫作的樂趣和感覺。筆者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後,作文課的教學效果明顯有了改觀。

1 多媒體讓作文命題活起來、動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依然喜歡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以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標準來進行命題。這些命題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學生根本沒有實際經曆,沒有感受,也就沒有興趣和思路去寫完它。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不一樣,對人生的體驗不一樣,過多的命題作文隻會讓學生養成人雲亦雲的習慣,沒有新穎、獨到的見解,呆板教條,寫出的作文也會毫無生氣。如果非要用不同的命題去限製學生,然後用傳統的思路去規範他,那麼再聰明、再有靈氣的學生也會慢慢地遲鈍。而且寫作要求也是不切實際,標準太高、要求太嚴,忽略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水平,一味地追求把人物寫得豐滿,景物寫得生動,文章結構嚴密,選材獨特,詳略得當等,這樣的要求令廣大小學生根本無所適從,對作文產生抵製情緒和恐懼的心理。

所以,為了改變作文教學的現狀,筆者首先從命題著手,出示的命題不作具體範圍和寫作要求的限製,給予學生一個自由的思維空間,讓他們無所顧忌地寫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從生活的體驗中找尋靈感。如寫“有趣的一件事”時,筆者沒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題目,而是先通過幾段視頻引入:當你打開記憶的閘門,你親身經曆的一件件美好的往事就會複現在你的眼前,有的讓你高興,有的讓你難過,有的讓你受到鼓舞,有的讓你吸取教訓……課間大家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第一次學遊泳、除夕與家人團聚、同夥伴掏鳥蛋等畫麵,把你生活中的趣事與大家一起分享吧。學生通過多媒體畫麵、聲音的感染,會積極開動腦筋,搜尋自己記憶中的那些趣事。

2 多媒體讓學生輕鬆積累寫作素材

多讀、多看是學生寫作的敲門磚。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語積累,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學生寫作時常因為肚中沒有墨水,無從下手,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如何克服這一點呢?那就是增大閱讀量,以此擴大學生的知識麵。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曆的各種書籍,無論是故事、古詩、童話還是寓言,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科普書籍,也無論是中國作品還是外國作品,閱讀的內容和範圍不作限製,越廣泛越好。要求學生隨身準備一個采集本,把讀到的好詞好句摘錄下來,隨時翻看,牢記在腦海裏,隨時積累寫作素材。

由於現在的學生課業負擔重,業餘時間有限,去書店不方便等原因,筆者在班級網站中下載許多適合他們的書籍,如《安徒生童話》《綠野仙蹤》《木偶奇遇記》《會飛的教室》《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每星期給他們上傳2~3本書的內容,學生看完後還可以留言談感受。還通過播放視頻錄像,讓學生走出去,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把祖國的名山大川、旅遊景點等介紹給他們,開闊學生眼界,而且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審美教育,使學生認識大自然和社會發展中美的潛力,不斷鞭策自已去做有價值的事。這樣使學生不但會學習、能分析,而且見多識廣,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當然,這非一日之功,必須堅持經常,隻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