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岩抓周的表現,徹底震撼了孫氏族人。也讓孫氏族人堅定了擁護孫岩這個毛頭娃娃的決心。
周歲之後就是啟蒙了,由於孫岩的逆天表現。孫家人對於孫岩的教導就更是用心了。雖然孫岩擁有20歲的經曆,但終究還是個年輕人。強烈的表現欲讓孫岩在整個孫家掀起的一陣陣的驚歎,在加上穿越後的傳統優勢和技能——過目不忘,成就了孫岩神童之名。身為族長的孫相麵對兒子那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更是一陣頭疼。為什麼有春夏秋冬、為什麼天上會下雨,對有點離經叛道的兒子。
在孫岩三歲那年,孫相決定聘請當世大儒鄭玄來做孫岩的導師。璞玉經過雕琢才能光彩照人,表現出自己應有的潛力。孫家可以說當世一流的武將家族,可是對於學問這東西,就不怎麼在行了。
鄭玄,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由此可見鄭玄這個人學識的淵博。
孫家是從周王朝流傳至今,家中藏書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從周朝到現在。即使是曾經經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事件也沒讓家中藏書有任何缺少。是人就有七情六欲,而鄭玄這個不為錢權而折腰的當代大儒唯獨喜歡書。這也是孫相有把握請來鄭玄給孫岩當導師的原因。
麵對孫相的邀請,鄭玄隻有答應,雖然不知道孫家是個什麼樣的家族,但孫家拿出來聘他為先生的秦簡這東西就知道其家世不簡單了。再者隻是教個孩子讀書,又不是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書,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就好比是現代人的老婆。而且個個都是氣管炎。你說老婆都在別人手裏,能不乖乖就範嗎?)
鄭玄的到來也意味著孫岩舒坦的日子即將告別他了。麵對未來的亂世,孫岩也決定要好好學習,肚子裏沒點貨怎麼去吸引文臣武將,讓別人來投靠你?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305篇的風、雅、頌。不僅陶冶情操,還能使人明智。
鄭玄給孫岩上的第一課就是《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出自《詩經·國風·周南·關雎》,講得是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裏小島上。純潔美麗好姑娘,正是君子好對象。”YY個呸,古人在三歲時就學習這個啊!這不是教壞未成年嗎?怪不得古人都那麼早熟。不過對我來說,還好使。鄭玄話音剛落,孫岩就得意的背誦起這首詩來,並把老師剛才解說的意思重新複述了一次。第一次過招,鄭玄直接被驚呆了,根本不敢相信站在自己麵前熟練的背著詩經裏麵名句名段的,是一個三歲的孩子。“老師,我最喜歡的《詩經》名句還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希望自己做事能做到善始善終。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跟著老師好好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