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令牌,農家青木堂(1 / 2)

端木璟的語氣把握地很有分寸,那女子自然沒有說什麼。青年男子隻恬淡一笑,“那也好,我也不瞞端木兄弟。我本王允,是先齊國的人,隻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現在秦國一統六國傾覆,趕往鹹陽投奔親戚,不過都是圖個苟且偷生罷了。”

這話聽著毫不在意,但是端木璟卻感受到了其中濃烈的悲哀。這讓端木璟不時挑眉,看來這人的身份真是不簡單啊。

出門在外,逢人隻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就算端木璟對這王允二人有救命的恩情,但無論怎麼說人家已經算還了,他們的底細自然不會要給端木璟交代清楚。

先不說王允身上特有的貴族氣質,光是他剛才說的那番話,還有當中流露出來的濃濃的悲哀就讓人感到可疑。國之傾覆,固然讓人內心悲戚,但是對於老百姓而言,改朝換代對他們根本沒有實質的影響。他們處於整個階級的最下層,上位者是誰更不損害他們的根本利益。可是之前的舊貴族和封建集團就不一樣了,製度人事上的變更都對他們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所以他們才更加關注國家興亡。

而這樣關乎切身利益的思想在感情上更多的往往表現為對亡國的悲歎。這王允,提及舊齊時實在是過於悲哀了。種種跡象,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什麼嗎。

端木璟喝下一口熱茶暖胃,“這等家國大事,哪裏是我們可以改變得了的,為今也隻有自己放寬心罷了。畢竟日子還是要過的。”

從心上說,端木璟是抱著一種客觀的角度看待嬴政一統天下這件事的,畢竟從曆史發展的角度,這是裏程碑式的進步。但對於王允等人的態度她也不是不理解,如今也隻好這樣勸慰了。

王允似乎有些意外端木璟看透世事的能力,或者說是有些意外他內心期望齊國可以複國的奢望竟被端木璟看了出來,心中難免對端木璟多了幾分忌憚,但又想想他並不是那樣的人才放下心來。

“端木兄弟的話我都記下了。”王允輕微點頭,端木璟忽然想到了什麼,問向他,“對了,你看看這個,可知道那些人是什麼人?”說著從腰間取出一塊令牌來,正是昨晚上那漢子給自己的。

端木璟知道要是今日沒有王允夫婦自己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麻煩,所以想著他們也該知道一些情況,主要是這背後的勢力到底是有多強大。

看到端木璟拿出來的令牌,王允輕聲驚呼了出來,隨後趕緊又看了看四周,認為安全才小心地問向端木璟,“端木兄弟,這青木令雖然在江湖上不算什麼,可對於老百姓就是千金之重了,你是如何得到的?”

端木璟也沒有刻意隱瞞,當下就把自己為何會得青木令一事大略地說了出來。王允聽了不禁露出一副啼笑皆非的模樣,“端木兄弟,真是不知道你是幸運呢還是不幸。”

“哦?不知道是怎麼個說法?”端木璟一時來了興趣,當然這也關乎自己,不注意點是不可能的。

王允對端木璟,本身就認為瞞著自己的身份心有歉疚,這時候能夠多提醒她一點自然會一股腦兒地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說出來,因此當下也是一點兒都沒有保留。

“想來端木兄弟對這諸子百家的事都不怎麼關注,所以這青木令你也就不怎麼熟悉了。如果在下沒有估量錯的話,昨日那些人應該就是農家青木堂的人,那個受傷中毒的少主就是青木堂的堂主,也是如今執掌整個農家的首領翟樂的長子翟洮。”

聽到這個端木璟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那些人是江湖上的勢力她多少是可以猜到一點兒的,但是竟然是農家就讓自己有點兒接受不了了。

諸子百家雖多,但大體能上的了台麵的就是那幾家,即我們所較為熟知的三教九流,農家就是歸於九流之一。端木璟萬萬沒想到的是,那樣一個如此有野心的人竟然會和農家扯上關係。

“這位大哥,你說的農家可是許行一派?”端木璟有些不確定,是以才又具體問了問,許行是農家的代表人物,同儒家孟子是同一時期的人,她這樣直接問出來反而清楚些。

王允點了點頭,端木璟禁不住汗一個,“早聽聞農家為窮苦百姓請命,結果這青木堂的人行事卻如此乖戾,雖然是內部之爭,但作風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雖然是這樣說,但端木璟此時已經在默默悲呼了,果然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於先秦諸子百家的散文經典她也有過一些涉獵,這農家就算是代表下層農民的根本利益,但也不像表麵中那麼簡單,自己實在是被騙得慘兮兮的。

王允見端木璟這樣說就知道她肯定是誤會什麼了,一時又有些了然。看來這端木璟不過是比平常人多了幾分見識,但對待事物卻不能夠進行深入的剖析。當然,這端木小兄弟看著內心澄明,想來也是沒有接觸過政治上的事,不然依他的聰慧早看出其中的不同尋常了。

“端木兄弟,你這樣想就不對了。農家的確是為底層百姓請命,但是又怎麼會沒有自己的實力基礎呢,這樣一來,內部之間的紛爭也就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