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李斯作為丞相,不得不說其勢力的確是達到了一手遮天的程度,無意之中與趙高還是有著利益的衝突。
端木璟作為一個局外人,最多的事情也就是看著趙高和李斯之間進行的權謀爭奪。
由於早就知道今天嬴政召集李斯前及政事,端木璟才選擇了這麼一個時間開始自己的行動。
當初韓回借著嬴政與公子扶蘇還有諸子十二家的人做了一場局,如今,自己也要借著這個機會,做一場關於趙高、李斯、嬴政的局。
韓回做的局如果請的是自己,那麼端木璟如今要做的局,就要請一次韓回。
如此禮尚往來,豈不是好?
三年的時間縱然是一晃而過,可是隻有自己能夠明白,這三年能過熬過來,端木璟靠的並不僅僅隻是運氣。
韓回苦心積慮將自己送進鹹陽宮中,固然有自己的考量,可是嬴政趙高都虎視眈眈,一點兒沒有小心行事,這三年,端木璟恐怕就已經沒有在這個世界上了。
三年前和三年後的端木璟,早就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出了自己院子,端木璟徑直朝著嬴政處理政事的宮殿中走去。
走這條路是最容易碰上熟人的。有的熟人自己喜歡見著,有的熟人,端木璟未必就想見,譬如趙高,譬如十八世子胡亥。
當初鹹陽辯合,端木璟見到十八世子胡亥的時候尚且稚嫩一些,未嚐看明白公子胡亥和長公子扶蘇的關係。
那個時候觀察小公子胡亥,乃是格外崇敬自己的兄長扶蘇的,然而為何到了嬴政死後,為何又有胡亥答應和趙高一起篡改詔書,接替公子扶蘇的位置?
何況,長公子那樣子,分明是極其寵愛自己的弟弟,這件事情也是值得推敲的。中間發生了什麼讓人沒有辦法理解。
今日在這裏見到十八世子胡亥和趙高一起,端木璟麵上平和,心中疑惑,不明白這兩人之間有什麼好說的。
然而自己是華陽公主的侍讀,趙高是公子胡亥的侍讀,在一起也實屬平常,算不得什麼。
胡亥見是端木璟,倒是沒有忘記她的身份,微微一笑,叫聲“端木姑姑”。
這是隨了華陽公主的叫法,算是給與了端木璟極大的尊重。不過誰尊誰卑端木璟心中還是有數,並沒有受了這一禮。
“十八世子莫要折煞我,端木汐受不起。”
每每見人,總要以端木汐這個名字自稱,這是端木璟時隔三年仍舊不太習慣的事情。大概是因為,自己從始至終都知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另外一個端木汐的緣故吧。
三年的時光,讓這個當初看上去還有些稚氣的少年變得意氣風發起來,端木璟看了旁邊的趙高,心中雖道:“可千萬別讓趙高這個小人給教壞了”,然而麵上衝著趙高微微一笑,“府令大人,別來無恙”。
端木璟對上趙高的眼眸。那雙眼睛微微帶笑,嘴角隻有一個輕微的弧度,讓他看上去較為和善。
人說相由心生,命由己造,看趙高,卻覺得,不過如此。至於那雙最關鍵的眼睛?眼睛小小的,笑起來眯成了一條縫兒,唯有眼中的精光折射著,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惹的主。
大概成天算計人的都大抵如此。
三年時間,端木璟在宮中沒少受到趙高派來的暗殺。他厭惡不覺得浪費精力,三天兩頭就要來上一遭。直到嬴政都覺得有些過了在暗中敲打才算罷休。
端木璟如今就是嬴政的錢袋子。要讓端木璟死很容易,可是端木璟早就留了一手,隻要她一死,那麼巴清的商業帝國必然會崩塌。一旦崩塌,那就不是蒙恬北境三十萬大軍沒有軍餉的問題。
端木璟的死,帶來的後果是整個帝國的商業都會受到影響,到時候帶來的後果必然是嬴政也挽回不了的。
嬴政和端木璟,也算是相互製約的關係了。
趙高想要動端木璟,至少要先經過嬴政的同意才行。嬴政沒有發話,那麼端木璟,就是誰都不可以動的。
有時候端木璟自己都在想,趙高這種人壞事做絕,並且曾經還犯了事兒的。嬴政那樣的千古一帝為何會一次又一次地放過他。經過這三年的打磨,端木璟才明白過來一個道理,那就是趙高所代表的,從一開始就是皇權。
如果從一開始代表的是皇權,是嬴政的權威,那麼由著這個人也未嚐不可。就是不知道,趙高背著嬴政做的事情,嬴政又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