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這一切都是你做的,有種你就別逃!”這是太子爺沃斯特臨走跟白斯特說的話。
其實當時他捏死白斯特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但是他就是沒有動手。因為他覺得就這麼殺死白斯特簡直是太便宜了,就相當於幫白斯特解脫了。而他想讓白斯特身敗名裂之後,被族人誤會、被親人追殺,然後受盡屈辱而死。
白斯特真的很想留下來將一切都解釋清楚,但是理智告訴他,這麼做的結果會無比淒慘。但是逃跑就會有好下場嗎?顯然不是的,隻不過是拖延了這個過程而已,相當於飲鴆止渴。
事實證明,白斯特的分析是對的,雖然太子爺偽造的證據其實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黑暗議會的司法部門卻故意裝作沒有發現這些缺陷的樣子,甚至還幫忙完善,以免漏洞被其他人發現。
要說他們跟白斯特有什麼仇,需要這麼陷害白斯特。這倒不是,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仇恨。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想賣太子爺一個人情。把這件事辦利索了,就可以讓太子爺記住他們一個人情了。
誰說西方人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的,其實麵對利益,所有人的表現都是大同小異的。
然後白斯特就遭到了獸人族的聯合圍堵,爆發了他那驚人的戰鬥力,讓所有的追兵措手不及,不得不幾次加大追擊力量,但還是被白斯特一路殺出了重圍,但是最終還是被逼入了北極圈。
這還多虧了這麼多年全球氣候變冷,北極冰川已經擴大到了一定程度,甚至跟極圈外圍的幾個國家相距不遠。雖然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必須坐船,但是對修煉者來說已經可以直接飛過去了。
當然,白斯特卻不是飛過去的,他的實力還不足以支撐他這麼長時間的飛行,他是遊過去的。他製定的逃亡路線其實是繞過東部冰原,繞一個大圈之後逃到華夏。
在華夏的國土上,是獸人族乃至整個黑暗議會都非常忌憚的地方。因為據說當年黑暗議會和光明教廷組織了幾次遠征,在華夏均遭慘敗。好在華夏的修煉者侵略意識不強,沒怎麼去西方找麻煩。要不然,西方修煉界早已經另有歸屬了。
所以這麼多年以來,東方華夏已經成為西方修煉者找麻煩的禁地。不過,白斯特知道,有一個西方的高手除外,那就是第一代西方皇帝——大衛。當然這裏的皇帝並不是說西方世俗界的帝王,而是一個修煉者領袖的尊稱,跟東方龍神的稱號一樣可以代代相傳。
第一代皇帝是一個被人從小欺負的孤兒,皇帝這個稱號就是他創設的。他被當時的光明教廷的教皇好心收留,隨即展現出卓越的修煉天分,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一名光榮的聖騎士。
就在所有的人都以為他將成為教皇之下第一高手,繼承宗教裁判所大長老的位置的時候,收留他的那名教皇過世了。而新任教皇並不怎麼信任他。再加上他性格孤僻,人緣不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