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寧雖然出身於權貴家庭,但是卻從小就懷著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向來認為百姓生活不易,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
如果這個社會能夠更加公平一些,貧富差距不是那麼大,或許很多人也不會走上鋌而走險的道路。
比如說一個窮凶極惡的搶劫犯,費勁千辛萬苦搶了一個銀行,最後隻搶到幾十萬現金,從此亡命天涯,被抓到還很可能要挨槍子。
他們為什麼要搶劫呢,如果有一個穩定而又可觀的收入途徑,他們還會提著腦袋去搶劫嗎?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安分守己的。
還有一個組織嚴密的犯罪團夥,雇傭一些美女通過網絡聊天勾引一些男士到酒吧見麵,銷售一些價格昂貴的假酒,一整套縝密的網絡,最終在被端掉之前隻有一百多萬的盈利。
如此“兢兢業業”隻是為了這麼一點點利潤,有時候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對於一些人來說,一百萬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得到的巨款,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這錢可能不過是一個月的工資。
並不是每個窮人都教育缺失,並不是每個窮人都窮凶極惡,為了十塊錢也非要砍死一個人,大多數人做壞事都是有著不得已的苦衷,他們為了生活所迫,有時不得不做。
文長寧曾經親身經曆了一次“扶不起”事件,差一點被一個摔倒的老人賴上,後來又因為牽扯到了陳楓,所以暗中有一股不知名的黑暗勢力插手,導致事情越來越複雜,到最後幾乎完全失控。
但是文長寧並沒有後悔,他到現在還堅信人們的本質是好的,如果社會能夠安定祥和,保障體係完善,沒有人會因為擔心醫藥費而誣賴一個熱心救他的好人。
如果生活非常安定,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定所,大部分人恐怕不會去貪那點小便宜,這種惡心事最多也就是個偶然發生的個例,而不像現在這樣差一點成常例了。
實際情況是,有很多老人之所以誣賴熱心幫助他的路人,就是因為擔心子女不管自己,因為自己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社會又不能提供一種完善的保障體係,所以他們不得不出此下策。
長此以往,整個社會就會變成一種病態的社會,人們會變得越來越沒有人情味,到最後很可能是整個社會體係的崩潰。
當然,不得不說,文長寧正是那種把什麼事情都往好處想的那種陽光少年,不管發生了什麼事,他總是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相信正義必然戰勝邪惡,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文長寧的身上,天生就有一種王者的風範,天生就有一種向上的精神,天生給人帶來一種大氣的感覺。
這種感覺影響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有很多保鏢正是被文長寧的氣勢所感染,才變得對他死心塌地。
不僅僅是因為文長寧的身份,身份有時候會變換,但是一旦讓人真心信服,那麼不出天大的事情,一般是不會再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