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形勢嚴峻(下)(1 / 2)

雖然被眾人誤解陳楓感到有些傷心,但是他並沒有灰心喪氣。他知道自己的心境修煉的還不到家,不然對這種事情完全可以平淡而過。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陳楓的作為跟眾人的評價根本就沒有直接關係。

換句話說,陳楓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在堅持自己的原則,而不是為了獲得人們的稱讚。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為得到人們的稱讚而沾沾自喜,也沒有必要為了人們的誤解而心灰意冷。

如果陳楓並不能在這一方麵做到心如止水,那隻能說明陳楓的心境修為還是不夠的。

事實上,陳楓的心境修為還真不是那麼到家。在被眾人誤解的時候,有一刻陳楓甚至想不管這些不知好歹的人了,跟陳星一樣去修煉無情真意似乎也是非常不錯的一件事。

不過後來陳楓還克製住了自己這種想法,人類之所以在不斷地進步是因為人類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而陳楓顯然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一套為人處世的原則。

沒錯,在他前進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之前遇到的困難都被他克服了,沒道理在眼前的困難麵前退縮。

而且,陳楓現在也想通了。他現在是修煉者當中的佼佼者,跟普通百姓比起來那是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必要跟那些愚昧的人們生氣。

就好像父母跟孩子產生了矛盾一樣,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恐怕大部分情況都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造成的。

比如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但是有些孩子卻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不僅不好好學習,還怨恨父母管教太嚴。這個時候,孩子的不配合難道是父母放棄的理由嗎?

我們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而小孩子顯然是很難理解這個道理的,所以即使他們身體生病,需要喝下那苦死人的中藥才能痊愈,他們顯然也是不願意的,而這時候顯然就是父母該起作用的時候了。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起到教育引導以及各種作用,跟成年人比起來,未成年人是限製民事行為能力人。

為什麼是限製民事行為能力人呢?顯然是因為大部分未成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對社會的了解也不夠深入,很多事情根本不懂,所以必須要有監護人。

而跟陳楓比起來,此時那些普通的民眾無疑就是限製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此時已經分不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了,也分不清到底誰是在真正對他們好,誰其實是在利用他們了。

想到這裏,陳楓發覺自己不僅不應該抽身而退,反而應該更加努力地幫助這些人,讓他們更好地生活下去。

父母肯定不會因為孩子不肯吃藥而拋棄子女,也不會因為孩子不肯學習而不要孩子,哪怕強製他們吃,強製他們學,也是在為了他們好而努力。

想通了這一點的陳楓發現自己的實力似乎又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九重複合領域似乎還沒有什麼眉目,但是他能夠感覺到實力的提高,或許離神境的大門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