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口舌大戰(2 / 2)

春秋戰國之時,在齊國有個著名的辯論高手叫公孫龍。他以一手所謂“白馬非馬”的詭辯名揚天下,在齊國也是深受齊王倚重。可是最終他還是敗在了“三鄒子”之一的鄒衍手裏麵,而且還被趕出了齊國。於是在《資治通鑒》裏麵就有了這一句心酸的描述:及鄒衍過齊境,乃黜公孫龍。由此可見即便那位中年僧人是當年那個不可一世的“公孫龍”,可是他現在正巧遇上玉溪然這個現實中的“鄒衍”了。(注:“三鄒子”指得是齊國的三位姓鄒的名士,即鄒忌、鄒衍和鄒奭)

“你……你……”中年僧人見其言語刻薄,話鋒犀利,存心是想讓自己難堪的。嘴上雖說不出話來,但內心裏麵確實怒火中燒。剛欲發作,卻突然聽到一聲渾厚的佛號傳來。渾如暮鼓,厚若晨鍾。

“休得無禮!尼摩薩,你切勿多言了。這位小施主的道行可要比你高明的多了!”原來是那位一直都穩如泰山,沉默不語的主持長老攝提摩羅法師發話了。看來他在那位中年僧人心目中的地位極高,僅僅一句話就把他滿腔的憤懣全都壓下去了。中年僧人立馬住口不言,默默地推到他的身後去了。玉溪然從這位主持長老處事不驚的態度中暗自佩服起了他的高深修為,於是立馬雙手合十向他深深行了一禮。

攝提摩羅長老也隨即還他一禮,慈祥的一笑說道:“沒想到小施主年紀輕輕竟然有這樣的禪機智慧,老僧當真是自愧不如。”

“老師父您過謙了,晚輩才疏學淺,隻是胡亂的發表了一點個人的見解罷了,當登大雅之堂的。無禮之處,還請您見諒。”玉溪然連忙謙虛客氣了一番,這樣和緩的氣氛正是他所希望的。攝提摩羅長老見他不僅見解獨特,深諳佛理。而且謙虛謹慎,不驕不餒。便由衷的對他多了幾分欣賞。

“諸位施主,今天菩提盛會展示珍寶的環節到此就結束了。列位盡可散去,到本寺別的地方任意遊賞參拜。老僧就不打擾諸位的雅興了。至於這隻碎掉的白玉盤,正如方才這位小施主所說的它是我佛門的劣根貽害,不可留之,就當是老僧我借助那位女施主的手超度它了。諸位切不可對這位女施主心存怨念,以此來增加老僧我的罪過了。”攝提摩羅長老恭敬的指目黛莎,言辭懇切的為她開脫。這讓黛莎在感激之餘又暗自欽佩起他的大度和修行,於是便善意的向他點頭一笑以示感謝。眾人見長老都發話了也不多在此停留了,因此都依次的散了開去。人聲滿滿的會客大廳很快又恢複了寂靜。

“兩位施主,不知可否暫移尊駕隨老僧往內室一敘?老僧有些上好的香茗想請兩位品嚐一下。”攝提摩羅長老待眾人都散去了之後,才恭敬的向玉溪然和黛莎發出了邀請。

“既然老師父盛情相邀,晚輩豈有拒絕的道理?如此一來就叨擾了。”玉溪然禮貌的接受了他的邀請,又轉首看了一眼仍舊站在原地的黛莎想要征求一下她的意見。黛莎見他方才為了給自己解圍甘願冒著受悠悠眾口指責的危險,本來就感動不已了。如今哪還忍心再去故意的刁難他,於是便朝他點頭一笑表示同意。就在這時不甘寂寞的顏月兒突然跑了過來,一把就抓住了情郎的手臂。

“小溪,我……我也想和你一塊去。”她可舍不得讓他一個人去“孤身犯險”。

“好月兒,你乖乖的呆在這裏等著我好嗎?我和這位老師父去閑聊幾句,很快就回來的。”他溫柔的朝她一笑,就勢理了一下她鬢邊的青絲。

“這位女施主您不要擔心,老僧隻是想和兩位小施主研究討論一下佛法,並沒有任何惡意的。您大可在本寺隨意遊賞一下,我會派寺內的僧人好好招待你們的。”似乎看出了她的擔心,攝提摩羅長老麵容和善的向她解釋了一句。

“那好吧,不過你和黛莎一定要快去快回啊!我就在這裏等你們回來,哪也不去。”顏月兒見狀隻好極不情願的鬆開了情郎的手臂,攝提摩羅長老又向鍾子賢等人行了一禮之後就領著玉含笑和黛莎兩人離開了。

留下的幾人都在大廳裏麵坐著等候,惟有顏月兒一人還站在那裏,固執的任誰說也不動一下。她緊緊盯著情郎離去的背影,輕啟貝齒,咬了咬紅潤的下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