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密宗典籍《大日經》中所載,這男女雙修乃是密宗學派的無上瑜伽,需要有極高深的法門智慧和禪心定力才可以修煉。其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所謂的“調伏”,而何謂之“調伏”呢?說明白點調伏的意思就是用“性”的手段來消除阻礙修行佛法的魔障,將修法者引渡到“自性淨”的高級境界。此境界被稱作是“樂空雙運”,要求修法者在男女交合的大歡樂中悟得空性。即以欲製欲,通過淫染的手段來達到清淨。男女雙修,可以快速成佛。
天下間諸多詭異無章的奇法妙門甚是良多,其中多半以上都是一些無聊人瞎編亂造出來禍害人群的荒誕之說。(注:以下又是鄙人胡說八道的觀點,望兄弟姐妹們切勿介懷。)剩下的一少半則是沿用前人的思想,然後再經過加工和扭曲之後創造出來的。所謂的無上真言與奇法妙語都是些無病呻吟,毫無實際益處的謊話、廢話和屁話。密宗的這一套大概也是如此,隻不過被粉飾的滴水不漏,恰有其事罷了。實際上佛在哪裏?佛隻不過是人們心目中一個向往和虛擬的形象而已。一個人無論用什麼樣的手段去修習,縱然可以達到所謂的“清淨無為,空性空靈”的境界又能如何呢?他能普渡和救濟災難與貧窮中的人嗎?他能長生不老嗎?不能,肯定不能!一切都隻不過是自欺欺人,自我滿足和自我欣賞。再者而言了即便是佛陀在世,菩提重生,他們又真的能無欲無求嗎?
所以玉溪然從來不相信任何形式上的宗教,他讀的一切關於宗教的書籍也都是帶有一種蔑視的心態去觀閱的。就像是人們看待一隻沒有毒的蜘蛛一樣,即使將它全身的每一根絨毛都了然於胸並且確認它是無毒和安全的了,可是仍然絕對不會有人來把它當做食物。他自幼博覽群書,熟知百家經典。但是卻從不迷信於任何一本書上所記載的內容,其中自然也包括西藏密宗的這一套思想。
玉溪然一行人之中多數人都對這男女雙修的法門有略微的了解,但卻並非深知,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當看到祭壇頂端那對裸身相擁的男女塑像時並不感到十分的奇怪,隻是有點驚訝。這種驚訝大概是人心關於“性思想”的障礙所產生的,畢竟在這個還略帶有保守的年代和國度裏公開展示的裸體男女給人帶來的不自然感覺還是很難消除的。
祭壇下並排而立的是七位年紀稍長的僧人,他們個個麵容慈祥,目光深邃。卓然自立間,處處透著一股禪定和智慧。他們雙手合十的微微躬身,穩如磐石般的巋然不動。與其說他們是七個有血有肉的人,還不如說他們是一排通靈梵音的晶石雕像。任外界風吹雨打,而他們的內心則平淡如水,波瀾不驚。修禪坐佛修到此等境界的人除了恒心和耐心之外還要有悟性與禪心,也就是所謂的佛心。
如果不出差錯,這七位年長的僧侶應該就是七覺士的傳人了。千百年過去了,也不知道七覺士弟子們如今已經傳到第幾代了。不過按照估計少數也有二三十代了吧。玉溪然等人在待客僧人的接引下來到七位長老的麵前,都自覺地合起雙手恭敬地向他們行禮。七位長老也在他們行禮的同時躬身相還,一時賓主之禮完畢。其中一位須眉斑白的長老走出陣來,看來他應該是七人之中年齡最長也是修為最深的。由他來代表其他的六個人與玉溪然等人接話。
“幾位施主遠道而來委實辛苦了,貧僧法號定慧。山野之地貧苦相依,愧無香茗佳品以待貴客,望請海涵。稍後還請諸位施主移駕後廂休息,貧僧等略備粗茶諸位權且作解渴之用。”老和尚一番開篇之語說的是恭謹溫良,話音和緩使人如沐春風。而鍾子賢最受不了的就是這些繁瑣俗落的客套話了,內心早就不耐煩了。索性先唱了諾,然後便開門見山的表明來意。
每個人的心中都打著鼓,雖然表麵上沉靜,但是僅僅表麵上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