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改革家(1 / 2)

明天有事,停更一天,這是補明天那一章的。

**************

“看不出來,還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那略年輕一點的人有三十歲左右,國字臉小胡子,頭發是那個年代最流行的三七開,頭發梳的一絲不苟,還打了發膠,看來是個對自己容貌很在意的人。

而另外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樣子儒雅,戴著一副眼鏡,鏡片足有啤酒瓶底那麼厚。

林風沒有答話,腦子飛快的轉動著,尋找著這兩個人的形象,很快他就依稀有了印象。

心中一動,林風很有禮貌的說:“我其實什麼都不懂,很多話題都是張叔啟發我的。”

張槐哈哈笑著:“你就別謙虛了,來,喝瓶啤酒。”

林風想要推脫,卻見那戴眼鏡的男子笑道:“別讓小孩喝酒。”

“他可不是小孩,酒量隻怕比老趙你還要好呢。”張槐開了一瓶啤酒,推到林風麵前。

“趙……果然是他。”林風心想,他已經確定了這人的身份,如果曆史沒有改變,那麼在不久之後,這位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看起來好像是個高中教師的人將會成為縣醫院的院長。而在他雷厲風行的改革之後,他麵前的仕途也逐漸開闊起來,成為穆河未來十幾年裏最有實權的人物之一。

趙旭日本來是衛生局的一名幹部,即將被提拔為縣醫院院長,此刻他還不知道,他將成為穆河家喻戶曉的改革家,由此進入仕途,成為掌控穆河的風雲人物。

而一旁那個國字臉的年輕男子,應該就是趙院長的好朋友,未來的衛生局局長劉宏濤。

確定了他們的身份,林風心中有了想法。

趙旭日未來的仕途非常順利,他雖然從來沒有正式成為穆河的一把手,卻始終是實權人物,代表了穆河的本地勢力,甚至能夠跟那些空降而來的市長和********抗衡。

若非趙旭日的強硬個性和年齡,或許他還能更上一步,說不定能為穆河人做更多的實事和好事。

林風的想法很繁雜,他不是依附權貴的人,也從來沒想過官商勾結。可他卻希望能夠改變些什麼,空降而來的官員們從來都隻把穆河當作一個跳板,他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要立刻見到成效,用那些所謂的政績來裝點他們的檔案,作為向上的資本。

趙旭日卻不同,他是土生土長的穆河人,他對這片土地有情感。他或許也會有官員們的通病,但起碼是一個做實事的人。

如果趙旭日能夠更上一層樓,真正的抓起穆河的權力,未來是否會不同呢,穆河是否還會如同記憶裏一般,淪為隻靠農業苦苦支持經濟的彈丸小城?

一種改變未來的勇氣在林風的胸腹間洶湧澎湃,他在想,他是不是能夠做點什麼,讓曆史微微的變動一點,不會影響到這星球這世界甚至這國家,卻能改變這一方水土上數十萬人的微薄命運。

想到這些,林風說:“我隻是喜歡看書看新聞聯播,亂七八糟的事情知道的多些,有什麼說什麼,在叔叔伯伯們麵前獻醜了。如果說的不對,你們就當我是小孩亂說話吧。”

趙旭日微笑著:“不怕,我喜歡和年輕人聊天,這樣可以換換我的老腦筋。”

張槐一舉杯:“來,先喝一杯。”

四人都舉起酒杯來,林風隻喝了一半就放下杯子,考慮著該如何提醒趙旭日,讓他避開水流下的礁石,少走一些彎路。

張槐一飲而盡,興致盎然的說:“林風,我們剛才在說三峽工程的事情,你怎麼看?”

“三峽……”林風不知該說什麼,即便是在十幾年以後,對三峽的爭議也不絕於耳。

有人認為這是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也有人認為三峽是個隱患。林風曾經看過一些文章,可其中有些論點放在形勢大好的一九九五年,未免顯得聳人聽聞,所以他幹脆避實就虛的亂說了幾句,沒發表任何鮮明的觀點。

趙旭日和劉宏濤明顯有點失望,在他們看來,林風隻是比一般孩子沉穩一些,說話有條理一點,卻也隻有這點優點,並無什麼驚人之處。

張槐也覺出林風好像不在狀態,他又和林風喝了一杯說:“林風,我記得上次你跟我說過國內經濟局勢的走向,你再說說看。”

“我上次說了什麼都忘記了。”林風撓撓頭,他倒不是謙虛,而是真的忘記自己說過什麼了。

張槐咳嗽一聲,顯得有點尷尬,劉宏濤臉上帶笑的看著張槐,而趙旭日則很失望的樣子。

林風心裏暗笑,欲擒故縱可是三十六計之一,如果一上來就侃侃而談,也不過是加深張槐跟他們說的那些話的印象而已。先用平庸的表現讓他們的心理產生落差,再一鳴驚人,給他們留下的印象,那可不是一馬平川能夠比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