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緊趕慢趕終於趕上了,大家慢慢看,覺得這書還湊合的話,請麻煩你輕點鼠標收藏一下。
****************
林風倒也不是要撬李天成的牆角,隻是生意不該是李天成這樣的做法。
想賺錢沒什麼,可不應該賺昧心錢。棒子雖然幹了不少自高自大的事情,著實讓人討厭,可李天成這樣做,實在有點傷天害理。
林風估計棒子收購山野菜的價錢不會太低,李天成搞這麼個小作坊,就敢往韓國出口山野菜,若是被檢測出來質量不合格,就相當於斷送了穆河山野菜出口的通道。
李天成現在可能賺了不少錢,可常此以往,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穆河,甚至整個中國的信譽都會被李天成這樣的黑心商人給抹黑。到最後誰也賺不到韓國人的錢了。
心裏琢磨著接下來的計劃,林風已經動心了,他覺得搞個山野菜加工廠不用太多的投入,就衝李天成這個作坊,投入應該也就幾萬塊錢。
隻要能聯係上韓國人,確定了銷路,這絕對是個賺錢的買賣。而且山野菜加工和林風的農業基地屬於同一個範疇,早就存在於他的計劃之中。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天插秧之後,就要近半年以後才能見到收成,林風不想這段時間閑著,他得找點額外的事情來做。
從山野菜加工廠出來,林風便和樸英傑告別,回到縣裏之後,直奔大西洋鐵板燒。這件事情,他還是得讓老金頭出麵。
老金頭最近很開心,每天做做辣醬,額外的時間就是在廚房打打下手。這幾個月下來,他那半成的股份也有數千塊錢進賬,比起一般的小工可是滋潤多了。
上次給林風聯絡包水田的事情,他也拿了林風一千元的介紹費。雖然老金頭不想要,林風卻硬塞給他。
兜裏有了錢,老金頭也從最初的卷煙換成了紅梅,見人也要分幾根煙,在村裏也抬頭挺胸的走路了。現在村裏的人見了他,都知道他在縣裏的飯館有股份,看他的目光中多了幾分的尊敬。
見林風又來找自己,老金頭覺得又有賺錢的機會了,聽說林風要跟他喝兩盅,就更是高興。
雖說是周日,可正是下午最冷清的時間,店裏也沒什麼人,就連周文武都不知道跑哪裏去了,聽說今天一天都沒來上班。
林風暗笑,心說他這小姨夫八成是昨晚太忙碌了,算計小火鍋店的各種費用。
叫廚師隨便弄了兩個涼菜,一老一少又弄了一瓶38度的白酒,一口酒一口菜的滋溜起來。
老金頭很貪好杯中之物,酒量卻一般,三小盅小肚,臉膛就紅起來,說起當日少拿半成股份的事情,看起來懊悔的很。
林風哈哈一笑:“金大爺,我這有個賺錢的活,你幫我聯係上了,我一個月給你加五百塊錢。”
“真的?”老金頭一喜,一個月五百,一年就是六千,這可不是小數目啊。
林風湊到老金頭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老金頭皺起眉頭來,抿了一小口酒說:“李天成要是知道了……”
林風見他有點猶豫,笑說:“你放心吧,我估計就算咱們不出手,他那生意也做不長久。你隻要幫我打聽一下他出貨的渠道就行了,剩下的事情我來做。”
老金頭猶豫了一下,點頭道:“好,我明天就去打聽。”
“辛苦你了。”林風端起小酒盅,跟老金頭碰了一個。
第二天是周一,按照林風和老爸的合約,他上午不能逃課的。
不過插秧這麼大的事情,林風怎麼可能不去,於是他又逃課了。
站在田埂上,看著麵前有點老舊的插秧機,林風有點不滿。在他的概念裏,插秧機應該是巨大的,自動化的,一條龍的服務。
不過他忘記了,他是在一九九五年的穆河,不是二零零九年,也不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農科院依靠著農業口的關係,在這麼緊張的時候給林風免費弄來插秧機,已經給他解決了大問題。
緊挨著林風的幾個小地塊,都是自家留的地,也選擇在今天插秧。林風見他們彎腰在水中走著,將一個個秧苗插進水中,估計一天下來,隻怕腰都直不起來。
這樣一比較,林風對插秧機也就滿意了,不斷速度快上幾十倍,質量也要好些。
不過四塊田裏,有一塊是不能用機器的,那是林風特別選出來進行旱育稀植的。
這是林風聽了樸英傑的意見之後,劃分出來的一塊田。這種旱育稀植的技術並不新鮮,是八十年代中期,日本北海道的水稻專家原正市帶到東北來的,最早是在五常開始運用,後來逐步擴展到了北方很多的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