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火車去西安,出差一個星期,大概4月1號或者2號回來。
這幾天之所以更新的慢,是因為一直在為出差攢稿,攢了六章,用起點的定時更新,每天早晨9點一更,也算是勉強做到不斷更吧,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
電話那頭的趙旭日笑了:“林風啊,你怎麼一點政治敏感度都沒有啊。”
“我還真不清楚,趙叔你別賣關子了,告訴我吧。”林風估計應該是好消息,可怎麼都無法把自己和國家的扶貧工作聯係起來。
“咱們縣下個月可能就要升縣級市了,國家和省裏會有一筆扶貧的專項基金,我聽人說你的農業試驗田和山野菜加工廠情況不錯,我想你或許可以爭取一下。”趙旭日給林風解釋起來。
林風腦子轉的飛快,很快就確定這的確是個好消息。
“趙叔,我真能爭取?”林風還有點不確定。
等趙旭日下麵的話一說,林風就把心放回肚子裏去了。
實際上,這筆扶貧款發下來,對穆河的官員來說,不但不是好事,反倒很頭疼。
本來國家的撥款是越多越好,起碼能緩解穆河本來就不富裕的地方財政,可這回的扶貧工作會議據說審查的非常嚴格,既然發了錢就一定得見效益。國家已經確定每半年就做一次統計和普查,一旦發現有地區沒有完成扶貧計劃的任務,就要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這樣一來,本來對這筆款子很覬覦的一些領導都開始推脫了。
穆河不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是也有不少還沒達到溫飽線的農民和城鎮人口,這些人貧困的原因很多,就算有錢也不見得能解決的了。
領導們現在對這筆款子很頭疼,想要搞工業吧,穆河的企業搞一個賠一個,想要搞農業吧,這些人要是能勤勞種地早就溫飽了,搞第三產業又怕不符合國家政策,一時為難起來。
趙旭日得到這個消息,又得知林風有個試驗田和山野菜加工廠,立刻就動了念頭,他把這個消息告訴給林風,一是想給林風一個發展的機會,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增添一筆政績。
那天和林風談過之後,趙旭日已經打定了主意,他不隻要做一個縣醫院的改革院長,他要把目光放在穆河的整個大環境上,好好的做一番事業。
不過趙旭日深切的知道,穆河的毛病出在骨子裏,想要進行改革,光靠他一個人是不夠的,光靠穆河的領導和上頭的政策也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社會上的有能之士幫忙。
在趙旭日的眼中,十五歲的林風不但是個可塑之才,也是個有能之士。尤其當他聽說林風竟然搞起一個試驗田來,又在和韓國人做山野菜的生意,他就真的對林風佩服萬分了。至少他十五歲的時候還懵懵懂懂的隻知道打倒牛鬼蛇神,其他一概不知呢。
當然,趙旭日需要靠林風來改革穆河的積弊,林風也的確需要這一筆錢。雖然國家的錢用起來掣肘很多,但隻要跟上層搞好了關係,林風相信一切都不是問題。
這一天對林風來說,還真是一個雙喜臨門的好日子,愛情事業雙豐收,讓他對明天充滿了信心。
第二天一早,林風就來到了趙旭日的辦公室,他正等著林風呢。
“你可算來了,我把你的事情跟農委主任說了,他對你特別感興趣。”趙旭日起身道,“走,跟我去農委一趟。”
林風眨巴眨巴眼睛,忽然想起個事情來:“趙叔,咱先不急,有件事情我得跟你說說。”
“什麼事?”趙旭日問,“一會兒再說不行嗎,農委的蔣主任都等急了,他說對你的試驗田很感興趣。”
林風苦笑道:“我這塊試驗田也算是從農委手裏偷過來的。”
“怎麼說?”趙旭日一愣。
林風便把他如何發現的穆河一號,又怎麼把穆河一號的專利權買下來的事情說了。
趙旭日聽的目瞪口呆,愣了半晌才說:“真******官僚誤國啊!”說著還狠狠的拍下了桌子。
“趙叔,我這算不算是挖國家的牆角啊?”林風問,他也知道九二年是個轉折點,不像之前,要是敢把國家的東西買去自己用,估計他得判個七八年的徒刑。
現在的形勢好的多,但不意味著林風這麼做就是合法合理的,一旦上頭發一句話,他之前的努力可能就會全都化為泡影。
趙旭日沉吟了一會說:“我覺得蔣主任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拿這個說事。”
“哦?”
“如果真要揪住這個不放,先辦他一個玩忽職守。這麼好的水稻種在農科院那裏無人問津,主管領導是幹什麼吃的,他是幹什麼吃的?這事不怪農科院也不怪你,要怪就得怪那些官僚。”趙旭日說到後麵有點憤憤,此人果然是個範仲淹似的人物,該不該他管的事情都要操心勞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