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沒想到他的成功會來的如此輕鬆,他總覺得自己並不是什麼天才,唯一比別人有點優勢的就是,他知道未來幾年的形勢。而事實上,他覺得自己的性格還不成熟,有時候跟個孩子一樣,不是能成大事的人。
不過在穆河一號這件事上,他從始至終都做對了,沒犯任何的錯誤。
從這一年十一月初開始,穆河電視台播放了一套新的電視連續劇。對於農民來說,在這個電視節目還不是很豐富的年頭,穆河電視台每天四集的電視劇聯播是非常不錯的娛樂。
尤其是農忙時節已經過去,東北農民的休閑時光開始了,雖然糧食還在待價而沽,可他們已經能夠享受一下悠閑的時光。
每到冬天來臨,農村最受歡迎的娛樂項目是麻將,其次是牌九撲克這些帶有賭博興致的活動。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進城和在家裏看電視,是更加普羅大眾的休閑。
而更讓農民們感覺到奇特的是,穆河電視台的廣告時段被一個叫做穆河一號的種子廣告給包了,不但電視劇的間歇有廣告,而且穆河新聞之後也有。
除了廣告以外,穆河電視台還做了一個專題片,采訪了農科院的院長張文中,農委主任蔣忠恒等人,還報告了一個好消息,穆河一號在穆河的第一年試種,最高畝產七百二十二公斤,平均畝產六百九十一公斤,雙雙創造了穆河的水稻產量記錄。
廣告加專題片,這在九五年可相當於政府和企業雙重廣告,雖然現在還不是買種子的時候,可從一開始穆河一號就牢牢的鎖定了很多農民的注意力,他們偶爾在討論電視劇劇情發展的時候,就會順便聊一聊創造了畝產記錄的穆河一號。
對於農民來說,平均畝產六百九十一算是一個天文數字,意義就是他們每一畝地能多收入數百元,這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有廣告的轟炸,而那個專題片又幾乎每周都要重播一次,漸漸的穆河一號就成了牢牢的烙印在農民們心中的一個品牌,已經有很多人被廣告給潛移默化,來年買種子的時候,他們的選擇自然不用多猜了。
一切進展順利,而林風得到的好消息也一個接一個。
首先是反季節的山野菜已經出產了,反季節山野菜的利潤要遠遠超過正常的,光是第一批貨的所得就抵得上之前三個月。雖然穆河現在搞山野菜加工的人多起來,可他們一是渠道比較有限,二是根本沒抓住原材料的供應,跟林風根本比不了。
金紅中和林風合作嚐到了甜頭,付款也開始準時起來。尤其聽說林風最近和政府有了瓜葛,更是表現的非常積極,幾次三番讓林風把蔣忠恒介紹給他,也不知道又打什麼主意。
才十月份,林風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刨去各種成本,山野菜加工廠一年就已經收回了成本,現在每天都是淨賺了。
林風開心,崔石也高興,不但林風把他的工資漲到了每個月2000元,還分給了崔石百分之十的股份。光是這筆收入,一年就有三四萬,在穆河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收入了。而山野菜加工剩下的碎料,林風也都讓崔石帶回家,正好是喂雞的最好飼料,還給崔石出了個主意,專門就養吃野菜的雞,不喂任何帶有激素的飼料,然後主打高端的市場。雖然暫時還沒見到什麼效益,但崔石相信聽林風的準沒錯。
除了山野菜廠子的利好消息,趙旭日也給林風帶來一個更好的消息。他通過關係在穆河郊縣的鬆嶺製藥廠給林風弄來了一個批號,還特別把廠長介紹給林風認識,兩人一拍即合,準備合作生產鹿血酒鹿茸酒和鹿胎盤膏等一係列產品。
雙方的協議是,林風出資購買設備,算是租用鬆嶺製藥廠一直閑置的廠房和雇傭那些沒什麼事情可做的工人,另外還要提供原材料。鬆嶺製藥廠隻是出一個批號再加上生產,其他一切銷售的事情也都由林風負責。
這樣計算起來,林風前期投入就要節省許多,簡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他立刻聯係了李逢春的養殖場,又聯絡了於潤東,算是把材料供應方都搞定了,至於銷路,他一邊聯絡金紅中看看有沒有什麼出口的機會,另一方麵還要拜托二姨夫,希望他能幫忙打聽一下,在國內市場也找一些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