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蒙林點頭後看向他。
“其實木頭漫山都是,我認為最重要最難辦是橋墩,這個我有辦法!”這個狐人語不驚人死不休。
原來,在溫水河的下遊,離這裏不太遠的地方,生活著一種叫石墩龜的龜群。
這些家夥幾乎沒有天敵,因為它們整天呆在水中,從不上岸,而且渾身上下都是石塊一樣的龜甲,連腦袋上麵都是,隻有進食時才張口。
它們整天浮在水中一動不動,有的甚至一生隻生活在一個地方。
當地獸人發現這個特點後,經常把它們抓來,放在水深處當做橋墩,踩在它們背上過河。這些家夥如同會浮動的石頭,長年累月地呆在哪,忠實地守著,一動不動。
“一般來講,一隻橋墩龜大約能承載一個獸人的重量,那麼如果有一百隻排在這裏,定期扔進一些魚或什麼喂一下,估計就沒問題了。”狐族人的話讓胡蒙林眼睛一亮。
如此一來,一百個獸人分量加上橋麵木頭的重量,可以有效的解決可能造成的交通阻塞。
在這裏,溫水灣聯盟可以建一個收費站之類的,來養這些石龜,並定期更換一些死亡或者需要交配的。
想好這些,二人迅速向下遊奔去,一會就帶著十幾個獸人用繩子牽回了四百多頭,這些如同巨大石塊一樣的家夥根本對於移動一概不知,隻是縮頭在殼中睡覺。這真是一種兩耳不聞天下事的生物物種。
算好距離,二人把四百頭橋墩龜迅速擺好,這些家夥果然任憑風吹水打,一動不動。
狐族祭祀從附近的村落裏找了幾百人,開始在山上伐木架橋。對於木橋的捆綁問題,胡蒙林幹脆直接把金蚓族的糞便讓下裏巴人迅速加工成金屬絲,並讓山頂洞人在上麵晶化一層,然後迅速送來。
折騰了一夜未睡覺,胡蒙林二人終於在天亮前,把這裏建成了一座看上去結實異常的木橋。
這個速度讓附近看熱鬧的獸人們驚呆了。大家歡呼起來,以前過河,總是要淌水過去,或者去下遊踩著橋墩龜過去,現在終於可以就近到對麵幹活和走親戚去了。
未等路修到這裏,胡蒙林二人已經過河繼續規劃線路了,後麵跟著的十幾個村民不用胡蒙林要求,就主動跟著,他們明白,如果自己的村落想找到出路,這個據說很有本事的胡祭祀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剛剛胡蒙林提到的對過往的車輛行人等收點費用的話,已經讓幾個獸人很吃驚了,畢竟,這個河還要交錢,這是不可想像的。當胡蒙林給他們算過一筆帳後,這些獸人服氣了:
如果一輛商人運輸獸肉的車,從河內通過,需要卸貨,還要把車和肉分別運過去,到了對岸還要裝貨。如果用船運過去,首先要找到船,還要兩個人劃,一不小心,如果翻了,成本就大了。
當然,對於普通的獸人,尤其是經常在兩岸來往的,可以一年收一次。訂的價錢一定要低,目的隻是用於維護這座橋,而不是為了收錢而建橋。
看看前麵離鷹潭城的路已經平坦了,胡蒙林站住了腳步,對幾個獸人說:
“忙了一天,我給你們出個主意就當支付這一天的勞動報酬吧!在這裏,離城還有一百裏地的地方,經常會有一些出城遊玩的獸人,而且無論從哪個方向來來往往的過路人,都需要吃東西了,如果在這裏建一個小一點的屋子,賣些獸肉和酒之類的,估計能不錯。”
這些獸人聽了,還是愣愣的,他們不能理解,如果有人路過,吃塊肉還要交換,獸人怎麼能這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