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君臣之爭(2 / 2)

還真別說,這個楊漣真是個怪胎,換做別人,早就諾諾而退了,可這家夥目視駱思恭,毫不退讓,梗著脖頸道:“我楊漣官位雖然卑微,但既然做了給事中,便當盡到言官之責,對不當之事理應據理力爭,駱大人剛才斥責我胡言亂語,卻是何道理?!”

高傑一直跪著,默然不語,卻一直在觀察大殿中所發生的人和事,見到師伯突然到來,他當然高興,但印象最深的還是這位堪稱膽大包天的楊漣。

駱思恭也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給事中如此硬氣,冷哼道:“你以為我剛從外地回來,不明情況,是在胡亂斥責你嗎?!聖上下旨,自有深意,豈是你能了解的?你剛才說高傑出生卑賤,那我倒要問問你,身為信王殿下的義兄,也算卑賤的話,那再加上一條,他乃我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師侄,是若己出,在我眼中和養性一般無二,這樣還算卑賤嗎?!”

駱思恭此話一出,不但文武百官盡皆愣住,就連天啟帝、信王、福王以及魏忠賢也深感意外。駱思恭可算是大明朝堂之中的第一高手,其師門出處大家並不知曉,但必定是頂尖的大派,高傑既為其師侄,不但身份不凡,隻怕武功也絕非泛泛之輩了。

楊漣此刻雖然還是不服氣,卻也隻能低頭無言,快速思索著應對之辭。

駱思恭抬腳走到他的身邊,輕聲道:“你就別想著去找高傑寸功未立之類的借口了,今日擊鞠賽能力壓蒙古使者,壯我大明聲威,還不算大功嗎?!聖上是因為蒙古使者在場,不便言明,你怎麼就如此愚笨,完全不能領悟聖意呢?!”

楊漣呆呆看著駱思恭,又沉默了片刻,隨即點點頭,伏身跪倒,對天啟帝道:“微臣知錯了,請聖上責罰!”

天啟帝對這個楊漣又愛又恨,心中暗自歎了一聲,擺手道:“言官進言,亦是職責所在,你且退下吧!”

自此,高傑封侯一事方才算是正式落定,告一段落。

駱思恭和高傑在蒲州一別後,便有趕往山西其他地方繼續巡查,今日午時剛剛回到京城,便聽兒子駱養性彙報了擊鞠射柳之事,聽說了高傑的表現後,老頭子自然開心不已,連府邸都沒有回,直接便趕來了太和殿,正好碰到高傑封侯之爭。

天啟帝讓魏忠賢給駱思恭安排好座席,吩咐宴會繼續進行。

待一段精彩的宮舞之後,粆圖突然起身行禮道:“明皇陛下,我蒙古帝國以武立國,不喜風月,每每在大汗設宴,必有比武競技助興,粆圖鬥膽請明皇恩準,讓我等蒙古帝國勇士和大明的勇士們席間切磋一番,以助酒興如何?”

文武百官聞言,議論紛紛,大多都認為此舉不妥。天啟帝也皺了皺眉,並未立刻回答。魏忠賢挨近身子,輕聲對天啟帝道:“陛下,這蒙古人隻怕是在擊鞠賽中落敗,想要找回麵子!”

天啟帝認同地微微點頭,想要拒絕,有擔心影響兩國結盟之事,躊躇間,目光正好掃到了駱思恭的身上,便笑著問道:“駱愛卿,你認為蒙古使者的建議如何?”

駱思恭起身笑道:“看來,蒙古貴客在適才的擊鞠射柳賽中尚未盡興,我大明乃禮儀之邦,客人既然有要求,為表示主人的熱情和誠意,聖上盡管答應便是,微臣無論如何也會盡力讓客人們滿意的!”

駱思恭一席話,說得意味深長,不但點破了蒙古人擊鞠失利不服氣,想要找回場子的心思,又暗請天啟帝放心,他自能應付得了蒙古人的挑釁。高傑暗挑大拇哥,由衷佩服師伯這個老官油子說話的技巧,以及言語間透露出的江湖豪氣。

天啟帝甚是聰明,立刻便領悟了駱思恭的意思,便對粆圖溫言道:“粆圖台吉,既然你等有此雅興,朕倒要好好見識見識你們蒙古勇士的武功技藝。具體如何進行切磋較量,便交由你和駱愛卿商議決定即可!”

高傑沒想到,在皇宮裏吃一頓飯,都不得安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下倒好,直接要動武了,看來亂世就是亂世,內外都有些亂啊!

駱思恭和粆圖商議不久,便定下了方案。

比武切磋定在大殿之外的前坪,大明和蒙古各出五人,可動用兵器,但不得傷人。最後這“不得傷人”的規矩其實就是個擺設,刀槍無眼,既然動用了兵器,流血受傷可就說不準了。

天啟帝少年心境,喜愛熱鬧,便吩咐在太和殿前坪為所有與宴的人等擺好了座位,他自己帶著信王、福王等在錦衣衛高手的護衛下,坐於太和殿大門口的台階上觀看。

在眾人各尋座位之時,高傑卻被駱思恭一把拉住,隻見駱思恭似笑非笑地看著他道:“小傑,師伯再給你個出頭的機會,和蒙古人的比武,你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