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爾大喇嘛卻不敢怠慢,身後六臂大黑天法相猛然一亮,顯然是做好了防禦的準備。
駱思恭這一拳在離沙爾大喇嘛胸口約半米的距離便停頓下來,隨即就聽見一聲“砰”的悶響,沙爾大喇嘛周身青藍色光芒閃耀不停,原來他已被駱思恭一拳擊中,並抵禦下來。
高傑見了這一拳,頓覺有些迷惑,此拳看上去怎麼和他使出的無為掌那麼相像。雖說一為拳招一為掌式,招式完全不同,但內力激發方式卻一般無二。
他的感覺沒錯,這拳法乃是峨嵋劍仙派絕藝之一“太虛拳法”,講究拳行無忌,勁隨心生,出拳無力無聲,拳勁卻可在無形中離體而出,隨心所欲,隨時迸發,可謂神出鬼沒。而高傑身懷的“無為掌”,正是淨空師太為了不暴露師門,自行在太虛拳法基礎上所創,兩種武功實乃同出一源。
與卓魯對戰時,當高傑使出無為掌時,駱思恭一眼便認出了這路掌法的根源,也深深明白師妹自創改編出這掌法的深意。其實,他也一樣,兒子駱養性此前所使的烈陽拳便是他自創的,隻是在內力中單獨調用了真陽之力罷了。
沙爾大喇嘛穩穩接下駱思恭一拳,見此拳內力擊發之法神奇特別,不但對駱思恭敬佩之意更深,而且也相信了高傑和駱思恭的確出自同門。雖然駱思恭這一拳看似威力不大,但依舊擊得沙爾的以六臂大黑天法相凝出的護體光罩都產生了晃動,可以想象出這平凡無奇的一拳中蘊含了多麼恐怖的力量。
兩人各處一拳,皆未使出全力,結果不分上下。而在圍觀的眾人眼中,他們這場較量,卻十分乏味,比之之前高傑和駱養性的兩場比試要平淡許多,有種讓人昏昏欲睡的感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場的文武百官中,絕大多數乃是讀書人出身的文職官員,哪明白武道之中的高深門道,見到駱思恭和沙爾呼大喇嘛兩個人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拳,猶如是在嬉戲玩耍,並無半點激烈比拚的樣子,自然是大感乏味。
但是,場上這兩位絕頂高手卻麵露慎重之色,不敢稍有分心。因為他們都清楚,對手的隨手一擊,都凝聚著大智慧、大能量,應付得稍有差次,便不但會輸了此番比試,更有可能會身手重傷,甚至命喪當場,其驚險程度比此前的兩場較量要大了不知多少倍。
之後沙爾大喇嘛所出的兩拳,速度越來越慢,最後一拳更是如同蝸牛爬行、烏龜賽跑一般,緩慢無比地擊出,看上去就算對手是個普通人都能輕易避開。然而,不同的時,挨得近的人卻感覺到憑空感覺到全身被一股駭人的壓力籠罩,連一根手指都動彈不了。直到駱思恭周身毫光大放,寸長的光芒倏然變得長了十倍有餘,明滅的頻率也加快了數倍,將這緩緩一拳艱難化解之後,那些人才感覺壓力一鬆,身體恢複了自由,而身上的衣衫卻都已被汗水浸濕。
駱思恭調息片刻,依舊甚是瀟灑自如地擊出了最後一拳。他的拳則相反,一拳比一拳迅疾,這最後一拳沒等眾人看清楚,便已經在“砰”的巨響聲中結束了。而承受完這一拳的沙爾大喇嘛背後的六臂大黑天法相竟然黯淡了不少,麵貌有些模糊不清了,而他周身的青藍色護體光罩也在被擊中的一瞬間光芒劇烈閃動,兩息之後方才終於穩定下來。
駱思恭三拳擊完,深吸一口氣,朗聲笑道:“大師修為高深,實乃老夫平生僅見,佩服!”
沙爾呼大喇嘛暗暗調勻了有些錯亂的氣息,半晌方才合十施禮道:“駱大人之強,非老僧能敵,受教了!”
駱思恭搖頭道:“大師攻強於老夫,而老夫守則略勝一絲,此番比試應為平局!”
天啟帝這時笑逐顏開地起身道:“兩位都是武林絕頂的高手,可謂我大明和蒙古國的代表人物,此番切磋,已經讓我等都大開眼界,更加增進了兩國之間交流,加深了同盟之情,又何必要分出輸贏呢!”
駱思恭躬身道:“聖上之言大善,微臣亦深以為然!”大明群臣也跟著行禮附言。
沙爾大喇嘛以及粆圖等蒙古使者此刻再無初始的驕橫之態,也一起恭敬施禮道:“大明天子陛下英明,我蒙古國此後必將與大明並肩作戰,誓死互助!”
眼見時間已到黃昏時分,天啟帝下旨,將午宴撤除,立刻準備晚宴,為兩國勇士的出色表現以及兩國締結互守盟約的成功,繼續飲宴慶祝。這次比武較量,大明三勝一平一負,揚眉吐氣,天啟帝自然聖心大悅,尤其對高傑的興趣越來越大,恨不能盡快找時間和他好生暢談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