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海關城(2 / 2)

按計劃,在王睿的引領下,他們在城內找了一個偏僻的客棧打尖住下,準備呆上一晚,明日出關。

為了不引起女真人的暗探間諜注意,駱思恭囑咐大家盡量少上街,飲食都在客棧解決,他則隻身離開了客棧。

天黑之後,駱思恭方才回來,將眾人都召集到自己的房間。高傑一進門,便發現一位身材高挑,身著連帽黑袍的人立於屋中,等駱思恭關上房門,那黑袍人方才放下黑袍的帽子,露出真容。

孫乾光一見,頓時驚喜地喊了聲:“祖父!”

原來,此人正是當今皇上天啟帝的老師,時任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遼東經略的孫承宗。

在王化貞遭受廣寧之敗後,熊廷弼退守山海關內,被連罪問罪入獄,江蘇人王在晉代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經略遼東,但在孫承宗親自視察遼東後,對其主張的“拒奴撫虜,堵隘守關”進行了研究考察後,覺得不妥,回京後上報天啟帝,明確闡述了自己的堅守寧遠,以與覺華島守軍互為犄角、遙相呼應的戰略計劃,正式提出了“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方針,並建議解除王在晉的兵部尚書及遼東經略之職。天啟帝自然對他的老師言聽計從,接受了孫承宗的意見,將王在晉調任南京兵部尚書。自此,八裏鋪築城之議遂息。前不久,孫承宗被任命為遼東經略,他即奔赴前線,著手實施其欲保關門,必先固遼西;欲複遼東,亦必先固遼西的戰略計劃,積極部署寧錦防線。

駱思恭等與蒙古人一起赴金盜經的絕密行動,知曉的人甚少,孫承宗是其中之一,而安排孫子孫乾光參與此次行動也是他的意見,希望孫家最有潛力最有前途的孫子孫乾光能跟隨大明朝中第一高手駱思恭赴險地曆練一番,既可積累經驗,又能積攢功勳,為其今後的仕途鋪路。

為了給駱思恭一行送行,孫承宗以視察之名,來山海關已經呆了兩天,今日晚上便在駱思恭的引領下,包裹得嚴嚴實實地,像個黑色的粽子似的,悄悄來到了客棧。

孫承宗年近六旬,頭發胡須都已經白了,看起來和七旬的駱思恭歲數差不多大,可見其為國事勞心勞力,操心太多。不過,他身體健碩,挺得筆直,猶如一根筆直的旗杆一般,巍然而立,渾身散發出一股龐然氣勢。他伸手慈愛地摸了摸孫乾光的腦袋,溫言道:“此行危險重重,你千萬不可莽撞行事,一切聽駱大人的指揮,明白嗎?”

孫乾光使勁點頭道:“孫兒早就銘記於心,請祖父放心!”

孫承宗滿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目光在其他人身上轉了一圈,最後落在熊兆珪和王睿的身上,因為,他可以察覺到這兩人的眼光中淩厲的殺意。孫承宗淡淡笑道:“你們便是熊大人的兒子和親衛吧!關於熊大人的事,老夫純粹是為了大明國事,絕無半點私心,問心無愧!如果你們想要找老夫報仇,盡可放馬過來!”

王睿聞言,豹眼圓睜,頓時就要衝上去,卻被熊兆珪一把拉住。熊兆珪閉上眼,深深吸了幾口氣,方才緩緩看向孫承宗道:“我父親一心為國,卻被問罪入獄,他老人家雖一直叫我們不要找你報仇,但並不代表我們就會放過你!隻是此行事大,而你也肩負守疆重責,我們絕不會在此動手的!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這一路上,我們也不會找你孫子的麻煩,你放心吧!而且,我聽師父說過,你武功高強,也許現在我們不是你的對手,但總有一天,你會倒在我們的刀下,為你今日的所作所為贖罪!”說完這番話,熊兆珪轉身便出了房門,王睿也冷哼了一聲,跟著出去了。

孫承宗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目光閃爍,沉吟半晌,方才微笑對駱思恭道:“我曾聽說,熊大人隻有一子,性情怯懦,軟弱無能,今日一見,此子深明大義,隱忍堅強,與傳說簡直就是兩回事嘛!熊大人有此後嗣,可謂後繼有人!此行還望駱大人能多多關照與他,務必確保其安全,拜托了!”說完,孫承宗對著駱思恭深施一禮。

駱思恭連忙將其扶起,笑道:“兆珪如今乃是我的徒弟,你不說,我也自然會盡力保護他的周全!”

孫承宗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不知哪位是新封的忠勇侯高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