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過關山洞(2 / 3)

孫承宗聞言,憂思略去,笑道:“你們這樣一支高手雲集的隊伍,沒有個幾百上千兵馬如何能擒得住?!我手下那些巡邏的兵士沒被你們擒住,我就阿彌陀佛了!”

孫承宗知道駱思恭此行必須隱蔽行事,不便久留,便告辭而去了。駱思恭此後又把熊兆珪和王睿喊回來,一起商定了明日的出關計劃,方才各自安歇。

第二日天不亮,駱思恭一行便離開了山海關,向東北疾行了近二十裏路後,來到了燕山山脈中的一處大山前。

王睿指著眼前的大山高聲道:“駱大人,此處名為長壽山,我們便要從此山中尋徑出關了!”

“長壽山?”駱思恭思索了一下問道:“莫非便是山中留有曆代書法大師“壽”字筆墨碑林的長壽山嗎?”

王睿點頭道:“大人見多識廣,的確正是此山!”

原來,長壽山得名於壽山之上的壽字碑林,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塊上都刻著曆代書法家所寫的"壽"字,字體不同,風格迥異,其中不乏書法大家的珍品,如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米芾、蘇東坡等都在這裏留下了墨寶,這一處碑林也就成了文人雅士的向往之地。

平常來往此山中的觀光客頗多,但隨著後金與大明關係的日益緊張,戰事不斷,沈陽、遼陽、廣寧相繼淪陷,大明軍隊退守山海關,這裏也成了戰場前沿,於是此山中的遊人便幾乎消失殆盡,平日裏人跡罕至。

“我們是要翻越此山而過嗎?!那這些馬匹如何處理?”姬龍峰疑惑道。

王睿微笑道:“翻山不必,我們是要穿山而過!”

“穿山?!”高傑聽了,醒悟道:“莫非,此山中有穿山隧道或溶洞?”

王睿讚道:“小傑腦袋瓜就是靈!沒錯,此山中有一個隱蔽的溶洞,可穿山而過!我年幼時曾隨父親的親衛們走過三兩次,其中雖不好走,但也比攀山越嶺容易得多!何況,還能避開巡防的部隊,免得引起麻煩!”

駱思恭皺眉道:“有次捷徑自然大好,隻是你多年未曾走過,不知如今此處是否還如當日一般隱秘!”

王睿聞言一愣,慚愧道:“駱大人說的也是,知曉此洞的,除了我以外,還有兩三個我父親當年的親信部下,如今物是人非,他們也不知去了何處,是生是死,也許,這個隱秘的洞窟也早就暴露了!”

駱思恭想了想,隨即笑道:“多思無益,去看看便知!王睿,帶路吧!”

於是,一行人牽著馬,順著山腳崎嶇不平的一個小道進入了山林之中。

艱難行進了約一個時辰後,他們走進了一處不大的山坳之中,王睿歡呼一聲道:“找到了!”

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山坳右邊一處山壁上,出現了一個約兩米高,可供兩人並行的狹窄山洞。

駱思恭望著這個小山洞問道:“據說,長壽山有許多石洞,最出名的叫懸陽洞,不會就是這個吧!”

王睿搖頭笑道:“駱大人說笑了,這當然不會是懸陽洞,據說那最著名的懸陽洞頗為寬敞,最早的墾辟和建設是在大明開國之初洪武年間,四川峨眉僧人到此建廟塑像,並以漢隸形式留下第一筆"蜀人創修"。之後隨著魏國公徐達將軍在山海關建關設衛,懸陽洞內邊臣遊子聚會,僧人、道士雲集,百姓香客絡繹,文人墨客詠誦,成為一個遊玩勝地,豈是這個小小山洞可比的。不過懸陽洞徑深僅有四十餘丈,而這個小山洞卻可穿山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