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歸圓大師(2 / 2)

歸圓大師雙眼含淚,又悲又喜道:“姐姐還是如當年那般,喜歡逗我開心!”

高傑見此驟變,早已呆立當場,心中暗道,怪不得師父自告奮勇要隨自己前來,原來是與這個西大乘教開山教主有著莫大的淵源。

淨空師太和歸圓大師攜手而語,互訴久別重逢的喜悅,半晌後方才想起站得腳麻的高傑。淨空師太回首道:“小傑,你且來拜見歸圓大師!”

高傑依言上前,跪倒在一個蒲團上,給歸圓大師磕了三個頭道:“小子高傑,見過大師!”

歸圓大師笑道:“這位高傑小哥相貌不凡,若不是老尼眼力老辣,還真和九兒一般,會錯把你當作是位俊俏的姑娘了!”

高傑老臉一紅,尷尬道:“大師話中深藏玄機,小子聽了,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鬱悶。隻是小子生來樂觀,就權當您是在誇獎吧!”

歸圓大師聽高傑說得有趣,忍不住以僧袍掩嘴,嗬嗬笑了起來。

淨空師太也笑道:“歸圓,這小子便是姐姐的徒兒,素來頑劣,不但整日像個潑猴般喜歡胡鬧,還常常口花花地胡說八道,著實讓我頭疼!”

歸圓大師放下袍袖,嘴角猶自帶笑道:“姐姐此言也玄機頗深,也不知是在訴苦呢還是在炫耀!”

高傑道:“依小傑判斷,估計是炫耀的成分居多!”

隨著淨空師太一記爆栗子落在高傑腦殼上,長年累月肅穆莊嚴的保明寺藥師殿中,響起了一陣歡快的笑聲。

申九玲離開藥師殿後,淚珠兒終於在臉龐滑落下來。她從小在保明寺長大,幾乎沒有踏出過寺門半步,除了師父之外,陪伴她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尼姑。到了節令之日,由於她並未剃度,即使有宮中或王公重臣的女眷前來,也隻能躲在廂房中,從窗戶紙的破洞中好奇地打量。也就是說,她長這麼大,別說是男人,便是塵世中的女子都未正兒八經地見過,更別提談笑結交了。所以甫一見到裹著粉色大氅、作女兒家打扮的高傑,安能辨其是雌雄,一心隻顧著因為第一次結識和自己一般的俗家女子而高興了。誰知這“妹妹”竟然是個假貨,害得她不但挨了師父訓斥,還弄丟了首次外出遠遊的機會,傷心難過之情無以言表。

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廂房,她撲到在床上,禁不住委屈地嚶嚶而泣。哭了良久,委屈之意稍去,憤懣之情又起。她恨的自然不是雖然嚴苛,卻待己如母的師父,而是那個可惡至極的假“妹妹”高傑!起身端起桌上的茶杯,也顧不得裏麵的茶水早已冰冷,她仰頭一飲而盡,隨即氣惱地將茶杯重重頓在桌上,那茶杯竟陷入木桌半寸有餘,而脆弱的杯身卻完好無損。

歸圓大師是個公認的神童,俗姓張,北直開平(今河北省赤城縣)中屯衛人,自幼深受白蓮教影響,九歲出家為尼,十二歲投順天保明寺。因她熟讀經書,頗有領悟,依法撰述,於隆慶五年(1571年)寫成上下二冊《圓覺經》,自稱無生老母、觀世音菩薩和保明寺開山祖師呂菩薩化身,創立了西大乘教,其後還陸續撰寫了其他四部寶卷,於明萬曆五年(1573年)告竣,史稱《大乘教五部經》。

除了這享譽大明朝野的五部經之外,歸圓大師還融會貫通了白蓮教諸多高深武學,創出了屬於西大乘教的《圓覺功法》,隱然成為了一位武學大師。

申九玲是歸圓大師在十八年前從京郊路邊撿來的,當時的她尚未滿周歲,在路邊嗷嗷待哺,奄奄一息。歸圓大師慈悲為懷,便將她帶回寺中撫養。隨著申九玲漸漸長大,歸圓大師發覺其天資不凡,更加歡喜,便將《歸圓功法》悉數傳授。因申九玲生來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念經參佛實在不合適,歸圓大師也不忍心讓她避世為僧,便把她當作俗家弟子悉心培養,倒也沒指望其能繼承西大乘教的衣缽。

申九玲就像一塊深埋於地底的璞玉,純淨無暇,卻又價值不菲,看似人畜無害,爛漫天真,其實卻身懷驚世駭俗的武功。

望著深陷入桌麵的茶杯,申九玲撅著小嘴,猶自難以氣消,卻聽門外忽然傳來敲門聲。

申九玲整了整衣著,擦幹了眼淚,方才打開房門,見是小師姐慧圓,便嘟著嘴問道:“師姐,有事嗎?”

慧圓看了看申九玲紅通通的眼睛,忍不住笑道:“九兒,怎麼變成小白兔了?!多大了還哭鼻子,羞也不羞!”

申九玲伸手掐了慧圓胳膊一下,不依道:“你又沒被人騙,沒被師父責罰,哪裏明白人家的難受!”

慧圓伸出食指,在申九玲小臉上刮了一下道:“我是不明白人家的難受,但師姐知道師父現在心情大好,又喚你去藥師殿,一定不會是壞事!你去還是不去啊?”

申九玲聽罷,眼睛一亮,抱著慧圓在她臉上親了一下,轉眼便跑得沒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