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林聚會(2 / 2)

孫慎行氣得一陣咳嗽,一時間說不出話來,趙南星連忙

正色道:“亂民就是亂民,即便沒有加賦,他們依舊會作亂,豈能混為一談?!楊漣,你官位太低,朝中大事所知有限,就不必再多言了,我和葉大人等自有定奪!到時候你隻需按照分工,做好你的本分便是!”

楊漣聞言,站起身來,拱手道:“既如此,下官在此已毫無意義,便先行告辭了!各位大人繼續商議你們的大計吧!”說罷,他頭也不回地便離開了葉府。

趙南星指著楊漣的背影,氣急敗壞地道:“你。。。你。。。你們瞧瞧,這楊漣簡直就是個倔驢,是個混球!哪有半點東林士子的風範,真是氣煞老夫也!”

葉向高上前勸慰道:“這楊漣的臭脾氣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趙大人又何必與他一般見識?!我等同為東林士子,在此關鍵時刻,更當同心協力,方可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啊!”

趙南星搖了搖頭道:“算了,與他計較,倒失了我的身份!葉大人,我們還是抓緊時間,好好商議一下廢除礦稅鹽稅的奏折該如何措辭吧!”

孫慎行此時也緩過氣來,出聲道:“如何措辭又何須商議,由葉大人一人下筆即可,反正小皇帝,哦不,聖上不識字,對我們的提議當會言聽計從的!”

葉向高下意識地瞟了悠然自得、正在品茶的汪文言一眼,然後說道:“孫大人,這奏章的措辭不但要細細斟酌,而且,我等還要做好萬一未能通過的準備。你們難道沒有感覺到,如今的聖上,已經和去年剛登基時的聖上不太一樣了嗎?!”

左光鬥冷笑一聲道:“有什麼不一樣,還不是大字不識一個?!還不是整天泡在木工房中研究他的匠活嗎?!唉,真不知攤上了這樣的聖上是好事還是壞事!”

葉向高意味深長地道:“你們回去之後,都靜下心來,好生思量思量,如今的聖上是不是有所變化了?我們所要推行的政策是不是越來越難以順利通過了?他是不是和我等越來越疏遠了?”

趙南星悚然一驚道:“葉大人這麼一提醒,我倒記起一件事來,兩個多月前,關於高傑封忠勇侯之事,我等曾全力反對,並在大殿上據理力爭,但聖上卻執意堅持,毫不妥協,雖然後來主要是因為在駱思恭的力挺之下,我等沒再反對,但聖上那時的表現,很值得深思啊!”

葉向高環視了在座的東林眾臣一圈,微笑道:“今日我等便到此結束吧,請其他人先行回去了,趙大人、孫大人、左大人、鄒大人還有汪文言汪大人請暫時留一下!”

葉向高口中的鄒大人,便是坐在一角,一直未發一言的鄒元標。鄒元標,字爾瞻,號南皋,江西吉水縣縣城小東門鄒家人,年過七旬,須發皆白,但卻麵色紅潤,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模樣。他在東林人中地位甚高,從萬曆十八年(1590年)至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整整三十年居家講學,未涉仕途,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東林“三君”。去年四月,他方才重返朝堂,現任左都禦史,主管外地官員的考核,位高權重。鄒元標和葉向高等不同,他生性淡泊,一生主要致力於講學和政務,對黨爭之事甚少參與,所以在這個聚會上也隻是作為一個聽眾,並未參與發言。

葉向高留下的鄒元標、趙南星、孫慎行、左光鬥,俱是東林骨幹,也是朝中重臣,唯有汪文言隻是個七品內閣中書,可見其在東林人中的重要性。

既然留下的都是骨幹,商議的自然是極為隱秘的大事,不可為外人道也,連楊漣等東林人亦無權獲知。

宮城內,慈慶宮中,朱由檢披著裘服,坐在炭盆旁,粉嫩的小臉被烤得紅通通的,煞是好看。此刻他正手捧《資治通鑒》,在認真研讀著,忽然間他鼻子一陣發癢,禁不住連續打了幾個噴嚏,方才止住。使勁地揉了揉鼻子,朱由檢情不自禁想起來以前在敞梁灣,高傑哥哥通常在打了噴嚏之後,便會嘟囔著道:“奶奶的,是哪個家夥在背後罵我?!”想著想著,他便發起呆來。

而在宮城禦花園中的樂誌齋中,天啟帝朱由校也在認真地做著他的匠活,不約而同地,他也打起了噴嚏,令侍立在一旁的魏忠賢擔心地問他是不是著了涼。朱由校也使勁揉了揉鼻子,微笑示意不礙事,擦了擦額頭的汗珠,便繼續開始操持起手中的鋸子來。

他們倆都沒有想到,在首輔葉向高的府中,有幾個人此刻正在談論著關於他們兄弟倆的事情,也是關係到幾年後大明國本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