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紆尊降貴(2 / 2)

樊梨花隱約覺出李堅的疑心,搶先說道:“我家文將軍是剛剛從西平調防金城的,我等都是文將軍麾下舊部。”

“難怪,難怪。”李堅話鋒一轉,忽然問道,“不知文將軍此番隻是運送糧草還是要上陣殺敵?”

文昊正要答話,看到樊梨花連使眼色,趕緊嗬嗬一笑,說道:“這個,到時候還要聽宇文大人分派。”

李堅心頭一喜,說道:“不知將軍可願率部留在隴西。如果將軍願意,下官倒是可以在宇文大人麵前說得上話。”

因為樊梨花、薛冶兒都是女流,而且一直跟在楊廣身邊,楊廣不擔心她們會勾結外臣,在和蕭皇後議論朝政的時候並不避著她們兩個。耳聞目染,樊梨花對各大世家的情況也略有了解,知道隴西李家勢力龐大。當李堅提出可以幫助倉他們留在隴西時,樊梨花便暗生警惕,擺手說道:“多謝李大人好意,凡事等見到宇文大人再說吧。”

宇文化及擁立的是楊廣的嫡孫,而楊玄感擁立的隻是楊廣的侄兒,最關鍵的是,楊玄感還擔負著弑君的罪名,無論從哪方麵來講,楊玄感都應該落於下風才對。結果,在東邊有洛陽的李淵加以牽製的情況下,楊玄感不僅穩穩在占據了長安,而且還屢次突破宇文化及布設在撫風和北地的防線,這就讓李家非常失望。

在宇文化及撤到隴西擁立楊侑之初,李老太爺判斷失誤,認為這是隴西李家介入朝政的大好機會,於是給了宇文化及最大限度的幫助,從錢糧到人手,甚至楊侑的行宮都是李家提供的。隴西李家已經和宇文化及綁在了一起,一旦宇文化及兵敗,李家也極可能會受到楊玄感的殘酷報複。雖說是位列七宗五姓首屈一指的大世家,但要想讓他們和一個政權對抗,那是絕對辦不到的。為了李家的前途著想,李老太爺已經開始尋求退路。

這段時間,李家子弟都在想方設法拉攏宇文化及手下的將領。當李家的勢力在軍中滲透到一定程度,萬一前線戰事不利,李家不排除發動政變,轉投楊玄感以贖前罪的可能性。

作為李家的嫡係子弟,李堅自然也領受了拉攏各路將領的任務。隻是他一個小小的縣令,能夠拿得出手吸引那些驍兵悍將的條件極其有限,剛才自承可以在宇文化及麵前說的上話,純屬自吹自擂。當文昊所部經過隴西時,李堅覺得自己的機會到了。文昊這支軍隊兵強馬壯,又不是宇文化及的直接下屬,如果能夠加以拉攏,不啻為李家的一大助力。

當了幾年縣令,李堅察言觀色的本領還是有的,他看出來,文昊雖然是這支軍隊的統領,但真正作主的恐怕卻是這位唇紅齒白的俊俏小將軍。聽到樊梨花婉拒了他的提議,李堅不由焦急起來,說道:“今天時晨已經不早,明天有位老先生想要拜會二位將軍,可否請二位將軍暫且在渭源小住一晚。”

文昊揮了揮手,不耐煩地說道:“咱們還急著交割糧草,恨不得飛進襄武城。天黑算什麼,文某正打算連夜趕路。李大人請回吧,待文某交割了糧草,再登門拜訪。”

宇文化及、楊侑都在襄武城內,襄武城的防備自然要比枹罕、金城二郡嚴密得多,肯定不能采取強攻的策略。文昊和樊梨花商討的辦法就是趁著夜色將糧草運至襄武城外,伺機騙開城門。盡管運糧的士兵是假扮的,但幾百輛大車上裝載的卻都是貨真價實的糧草,即使守城的士兵有所疑心,一時也難以發現破綻。因此,文昊不想節外生枝,在渭源縣多做停留。

“不!”樊梨花少有地當著外人的麵否決了文昊的決定,說道,“就依李大人,咱們在這裏紮營一宿,明日再行。”

李堅大喜,連聲道:“二位將軍在此稍待,李某明天一早必定再次登門拜訪。”

說完,李堅出了營寨,匆匆上馬,並不回渭源縣,而是打馬直奔襄武城以東的隴西縣。隴西郡因隴西縣而得名,郡城雖然設在襄武,但真正的中心卻在隴西縣,因為那裏才是隴西李家的大本營,李家家主李老太爺就住在隴西縣城西郊的李家莊。李堅要連夜趕到李家莊,請動李老太爺前來說服文昊和樊梨花。為了李家的未來,他相信以李老太爺的智慧和魄力,絕對能做到紆尊降貴,親自拜訪兩個小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