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不相同(2 / 2)

劉文靜點了點頭,說道:“裴大人之計可以行的。王爺可以一麵派人前往隴西,與李家接洽。一麵派人前往長安回複劉子秋,願意迎接蕭皇後重返洛陽。至於是由楊杲還是楊侑當皇帝,全憑蕭皇後作主。”

李淵一愣,說道:“此話怎講?”

劉文靜笑著說道:“無論蕭皇後現在是不是被劉子秋控製的傀儡,但她終究代表著大義,代表著正統。隻要蕭皇後在長安,王爺如果不肯聽從蕭皇後的旨意,那就是叛逆,所以這一仗打不打,咱們都已經處於了下風。如果蕭皇後肯來洛陽,就憑王爺掌握著左右監門府和左右備身府的力量,她必然會落入王爺之手。到時候,誰當皇帝還不是都一樣?就算讓她當上太皇太後又有什麼區別?”

李淵沉思片刻,說道:“先爭取世家大族的支持,這件事刻不容緩,建成,就由你親自去吧。至於迎蕭皇後回歸洛陽,隻怕劉子秋不會輕易答應。”

劉文靜卻胸有成竹地說道:“劉子秋不是借蕭皇後的名義讓我們投降嗎?咱們現在迎蕭皇後回歸洛陽,把權力都交給蕭皇後,他總無話可說了吧。如果劉子秋不答應,那他就是叛逆,就是想挾蕭皇後以令諸侯!到時候,咱們什麼罪名都可以栽到他身上,包括汙穢宮闈……”

聽到這句話,李淵忍不住打了個寒戰。這幾天他出入皇宮確實頻繁了一些,不過也隻限於蕭太後宮中,至於陳稠、陳穗這幾個嬪妃,他還沒來得及染指。但是如果迎回了蕭皇後,蕭嬪肯定要讓出太後的位置,她的兒子楊杲恐怕也當不成皇帝了。真要那樣,自己和蕭嬪之間的那點秘密恐怕也保不住了。但轉念想到蕭皇後的嫵媚,李淵又有些神魂顛倒。

劉文靜看到李淵有點走神,又趕緊說道:“王爺無須擔心。就算劉子秋不肯答應,咱們也可以拖延時間,說不定大公子、二公子他們這兩路都會帶來驚喜。”

李淵點了點頭,說道:“也隻能如此了。諸位以為,誰人可以出使長安?”

一直沒有說過話的虞世南忽然拱了拱手:“王爺,屬下願往!”

虞世南知道自己的長處在詩文和書法方麵,並不精通謀略,所以平時參加這類議事才極少說話。當然,外交禮儀方麵,虞世南也略懂一些,但他並不是一名口齒伶俐的說客,因此李淵並沒有立刻答應他,而是看向大廳裏的其他人。

隻是此去長安實際上比去江南更加危險,大家都噤若寒蟬,誰也不開口。

虞世南見狀再次拱手說道:“請王爺放心,屬下必能不辱使命!”

要說膽子小,虞世南隻怕比其他幾個人更甚。隻是這次他哥虞世基能夠來洛陽出使,給了他很深的刺激。虞世基最擅長吹牛拍馬,當初楊廣修建上林十六院,也少不了他在裏麵吹噓的功勞。因此虞世南從內心瞧不起他這個哥哥,卻沒料到他哥哥這一次竟然能夠冒著生命危險來替劉子秋出使。虞世南不想被哥哥比下去,這才咬牙主動請命!

李淵環顧了大廳一圈,也確實沒有其他人可以擔任這個使者,隻得同意由虞世南出使長安。

從洛陽到長安可以經黃河進入廣通渠,雖然是逆流而上,旅途卻要舒服得多。但虞世南害怕遇到危險,還是選擇了走陸路進入長安。出了洛陽一路向西,經弘農便抵達了設在馮翊郡境內的潼關。

此時,潼關上已經換成了河西軍駐守。原來楊玄感手下的軍隊大部分都被劉子秋勒令解甲歸田,少量精壯士兵則被調往西海荒原參加集中訓練。經過對宇文化及和楊玄感的兩場戰爭,劉子秋越來越感覺到府兵製已經不能適應需要,他已經在自己的轄區建立起了一個新的軍事製度。

這個製度的核心是以河西軍為基礎建立的常備軍,在各郡縣另外設立一支預備軍。預備軍有點類似於過去的府兵,他們的裝備要遠遜於常備軍,也隻在每年冬季農閑的時候才會集結訓練。但有一點與府兵不同,預備軍的活動範圍隻限於本郡或者本縣,主要任務是從事防衛和緝盜,一些不太重要的縣城和郡城也由預備軍進行日常守衛。

不過,像潼關這類重要的關隘,駐軍肯定是以河西軍為主的常備軍。常備軍的裝備、士氣和訓練都要強大得多,看上去氣勢大不相同。站在關門外,虞世南便有些畏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