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周看到二人信心滿滿,點了點頭,說道:“汝二人各引三萬軍馬,務必阻擋住漢軍援兵。三天之後,若是擋不住漢軍,朕不怪汝等。若是三天之內擋不住漢軍,提頭來見!”

二將答應一聲,正欲離帳,卻被宋金剛喚住。

宋金剛叮囑道:“呂將軍、王將軍,汝二人可於晉水北岸列陣,待敵半渡而擊之,可保首勝!”

……

劉武周的大帳設在太原城以北,而晉水是汾水的一條支流,位於太原城以南。

春季水漲,晉水滔滔,成為橫亙在漢軍麵前的一條障礙。要解太原城之圍,就必須先渡過晉水,而晉水北岸已經密密麻麻布滿了劉武周的大軍。

劉子秋環顧左右,沉聲問道:“諸位以為,這一仗該怎麼打?”

李靖嗬嗬笑道:“陛下,劉武周以為區區晉水就可以阻我大軍,無異於癡人說夢。敵軍列陣如此嚴密,正可以投石機擊之!”

劉子秋頷首道:“大哥之言,正合吾意。來人,準備皮筏!”

皮筏也是漢軍的製式裝備,每支百人隊必攜皮筏一隻。皮筏的製作還是何稠提出來的,他的靈感居然來自劉子秋製作給小公主的那隻皮球。小公主原來的皮球早已壞了,劉子秋便授意何稠另做一隻。何稠從中獲得靈感,這才設計出一種皮筏。這種皮筏用厚牛皮縫製而成,平時可以折疊起來,便於攜帶。臨用之前,將一隻隻豬尿泡充滿氣,填充進去,便可以浮在水麵上。每隻皮筏可載士兵五人,就以刀鞘為槳,可渡急流。

士兵們早已經過專業訓練,輕車熟路,小半個時辰以後,一隻隻皮筏便排列在晉水南岸。

呂崇茂和王行本已經得到了宋金剛的授意,正在北岸等著漢軍半渡,因此看著漢軍的動作,並沒有任何反應。

劉子秋抬頭看了看西邊已經落下去的半輪夕陽,抬了抬手,下令道:“渡河!”

五萬大軍拾了五百隻皮筏,第一批渡河的兵馬也不過兩千五百人,而且全是輕裝步兵。北岸上,是劉武周的六萬大軍,其中更有一萬騎兵。呂崇茂不屑地撇了撇嘴,說道:“漢軍主將真是無能,竟派這樣一支人馬前來送死!”

王行本卻不敢大意,沉聲說道:“劉子秋連敗宇文化及、楊玄感、王世充,又逼降了李淵和蕭銑,絕非浪得虛名,你我還是小心為上,免得在陰溝裏翻了船。”

呂崇茂哈哈大笑道:“王將軍何須長他人誌氣,我就不信,這區區數千漢軍能夠衝上沙灘!”

話音未落,對岸忽然傳來“轟隆隆”一陣巨響,數不清的大小石塊“劈哩叭啦”地落了下來。列陣在北岸的劉武周所部頓時被打得頭破血流,哀嚎遍野。呂崇茂躲閃不及,右肩上也挨了一下,胳膊當時就耷拉了下來。

王行本本是隋軍將領,卻有見識,大驚道:“不好!投石機,快撤!”

呂崇茂卻也不是孤陋寡聞之輩,他忍著劇痛,咬牙切齒地說道:“怕什麼,挺一挺就過去了!”

確實,因為操作複雜,普通的投石機在兩次攻擊之間需要有較長的間隔。在段間隔當中,晉水上的漢軍早就衝上北岸了。如果晉水南岸的漢軍繼續采用投石攻擊,勢必會殺傷自己人。所以呂崇茂敢肯定,漢軍絕對不會有第二波攻擊。

但呂崇茂失算了。他和王行本好不容易約束住隊伍,剛剛重新集結成陣,就聽天空中又是一陣巨響,第二波攻擊如期而至。這一次攻擊比剛才還要猛烈好幾倍,在密集的石雨中間還夾雜著許多鐵蒺藜。劉武周軍中的士兵大多穿著草鞋,條件稍好一些的也不過裝備了皮靴,踩到鐵蒺藜上立刻被紮穿腳心,許多戰馬也被刺穿馬蹄。人馬四處亂竄,周圍一時大亂,呂崇茂、王行本連聲吃喝,哪裏約束得住?

就在這時,那五百隻皮筏已經渡過了晉水,徑直衝上了河灘。當先一條大漢跳下皮筏,揮舞著一根熟銅棍,見人便是劈頭蓋臉一通亂砸,有如凶神惡煞一般。凡是攔在這條大漢前麵的人,碰著就死,擦著即傷,竟至無人敢擋。跟在大漢身後的漢軍士兵也是驍勇無比,踩著遍地的鐵蒺藜就衝了過,和北岸的守軍陷入一場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