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會他一會(2 / 2)

文昊卻是不服,冷笑道:“尉遲恭,你不過是一個降將而已,敢視我大漢軍無人嗎?這先鋒,我文昊當定了!”

尉遲恭雖然跟劉子秋有結義之情,但文昊也與劉子秋有兄弟之義,所以他並不懼怕尉遲恭,在言語上絲毫不肯相讓。

對於自己的這兩個兄弟兼部下的爭執,劉子秋倒是毫不介意,嗬嗬一笑,說道:“尉遲大哥,文昊兄弟,你們都不要爭。此番討伐瓦崗,少不了有你們的用武之地。不過,這先鋒之職嘛,還是交給張亮吧。”

聽到劉子秋的這道命令,尉遲恭和文昊都是神色一黯,李靖的嘴角卻浮起一絲輕笑。

而坐在大帳內始終沉默不語的張亮微微一愣,忽然反應過來,猛地站起身,興奮地一拱手,大聲說道:“末將遵令!”

他被劉子秋勒令閉門思過,雖然又重新獲得了領兵出征的機會,但卻在他內心留下了一道陰影,認為自己再也不會得到劉子秋的重用,卻不想劉子秋居然把先鋒一職交給了他,這種意外之喜確實令他再也坐不住了。

劉子秋卻隻是輕輕揮了揮手,淡淡地說道:“瓦崗寨中有一人名叫王伯當,此人箭術通神,張亮,你須得小心為上。”

對於張亮的性格,劉子秋卻有一些了解,知道他表麵謙恭,骨子裏卻有一些陰險和叛逆。不過,畢竟張亮也是劉子秋手下的一員大將,也幫著劉子秋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而且並沒有做出過太多違反軍紀的事情,劉子秋自然會再給他一些機會。

張亮正處於亢奮之中,並沒有把劉子秋的話放在心上,隻是微一躬身,說道:“陛下放心,末將必不辱命!”

……

兩天以後,張亮率領五千精騎為先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取了靈昌城。

靈昌是瓦崗北邊的門戶,靈昌一破,瓦崗便暴露在劉子秋大軍的攻擊之下。得到靈昌失守的消息,瓦崗眾將都是大吃一驚。自從在汜水關下兵敗之後,翟讓、李密一邊加緊練兵,一邊在瓦崗以西布置下重重屏障。本來,李密也建議在北邊加強防守,但翟讓卻不肯聽從,因為在他看來,劉子秋的大軍要想攻打瓦崗,必定會從滎陽經過。等李密收買翟讓身邊的人刺殺了翟讓,控製住瓦崗,再想調整兵力部署卻已經來不及了。劉子秋先收拾了劉武周,大軍從北方而來,一下子便讓瓦崗寨精心設下的重重防線變得全無用處。

得到這個消息,李密並不慌張,冷笑道:“漢軍不可一世,這次我們便給他點厲害瞧瞧!”

瓦崗軍在汜水關下铩羽而歸以後,並沒有向其他地方擴展,盡管他們的兵力已經擴充到了令人震驚的五十多萬,但卻依然龜縮在東郡這片狹小的地盤中。當初翟讓屢次提議要攻占其他地方,但都被李密勸住了,他就是要集中力量與一點,引漢軍來此決戰。隻有集中全部的力量,才有可能抵抗住漢軍的猛烈進攻。在奪得瓦崗的控製權以後,李密也曾經考慮過與再聯合劉武周、盧明月等人的力量,隻不過這些計劃還沒來得及付諸實施,漢軍就已經先發製人,打過來了。即使如此,李密也沒有害怕,畢竟攻過來的漢軍不過十多萬人,他不信五十多萬人打不過十多萬人。

瓦崗寨的大軍很快行動起來,最先趕到靈昌城外的是秦叔寶和王伯當。這兩人各自率領著五千騎兵。雖然同樣是騎兵,但無論是訓練還是坐下的戰馬,都無法與張亮麾下的五千騎兵相比。兩軍在城下列開陣勢,張亮手挺長刀,越眾而出,厲聲喝道:“某乃大將軍張亮,誰敢與某決一死戰!”

若論單打獨鬥的實力,普天之下恐怕沒有人是劉子秋的對手了。但劉子秋自己並不喜歡這種兩軍陣前武將單挑的作戰模式,他更強調團隊的作用。以漢軍騎兵的驍勇,麵對兩倍於己的敵人,完全可以直接碾壓過去,根本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但張亮卻不這麼想。文昊在汜水關和太原城外兩次大戰,雖然沒有能夠生擒敵將,卻也令他威名大振。而張亮自然不甘落後,要在這一仗中闖出自己的名聲。

王伯當看到張亮身後隻有五千騎兵,不由心中一動,輕輕揚了揚手,便要揮兵掩殺過去。

“且慢!”卻聽秦叔寶沉聲說道,“王將軍,你替某押陣,待某會他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