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方麵是由李靖負責的,聽到劉子秋的問話,他趕緊躬身道:“陛下,高麗犯我遼西,攻破懷遠鎮,殺我戍邊軍民三千餘人。事關重大,臣不敢自專,特使人報與陛下。”
劉子秋點了點頭,又問道:“高麗賊子,如今安在?”
李靖說道:“高麗大軍盤踞懷遠不去,似有進犯燕城之意。若是燕城被破,則遼西全境陷落,遼東將成孤地。臣見情勢危急,已經自作主張,調尉遲將軍率兩支萬人隊前往救援。”
救兵如救火,要是等劉子秋回到洛陽再作決策,恐怕局勢早就無可收拾了。雖然對於兵權,劉子秋一直控製得很嚴,但也要看具體場合,因此對李靖的舉動,劉子秋非但沒有責備,而且輕輕點了點頭:“大哥做得很好。”又道:“取遼西地圖來。”
李靖知道劉子秋的習慣,早有準備,朝殿外揮了揮手,便有幾名侍衛大步走了進來,抬著一隻大沙盤和一幅地圖。
在大漢軍是,沙盤早已得到普及,但也隻限於目前探明的一些區域,像這種牽涉到境外的情況,還需要輔以普通地圖。從這一點來看,也說明李靖考慮問題頗為周到細致。
沙盤所示的隻是遼西三郡的地形地貌、城池以及漢軍的兵力部署,地圖上的範圍卻要大得多。劉子秋並沒有過多地關注那隻沙盤,而是盯著地圖深思良久。
遼西道是大漢王朝最東北方向的一塊領土,西南緊鄰著河北道。在遼西道在西、北兩個方向,都是遊牧部落的領地。
西麵屬於奚族,北麵屬於契丹族,各自的勢力範圍在地圖上都標得清清楚楚,足見兵部事先也做過一些工作。在契丹以西,還有一塊草場是屬於霫族,所占領地與契丹相近。這三個遊牧民族實力不強,就連在今後的曆史上曾經攻占燕雲十六州的契丹,此時也不過剛剛興起而已。
這三個民族都是東突厥的附庸,如今在劉子秋的打壓下,東突厥一分為二,實力也大不如前,這三個民族也漸漸擺脫了東突厥的控製,隱隱有些即將崛起的味道。
遼西道的南邊是大海,劉子秋知道那裏就是後世的遼東灣。在遼西道和契丹領地的東邊,就是高麗國的地盤。其實,高麗國並不是後來的朝鮮,而是華夏東北土地上一個叫做高句麗的民族所建立起來的國家。隻不過後來他們借助唐朝的力量,先後攻占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和百濟這兩個國家,統一了朝鮮半島,這才成為那裏的統治者。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來,這時候的高麗橫跨鴨綠江兩岸,最南邊的抵達了漢城。此漢城非彼漢城,隻是平壤以南百裏的一座小城。再往南,則是新羅和百濟的勢力範圍。
在契丹、霫和高麗的北部,還有另外兩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室韋和靺鞨。這兩個遊牧民族,每一個所控製的勢力範圍都幾乎相當遼西三郡、霫、奚、契丹、高麗、新羅和百濟的總和。當然,這個規模和大漢王朝比起來仍然十分渺小。如今的大漢王朝,已經連漠北和西域都已經置於自己的掌握之中。
半晌以後,劉子秋方才指了指地圖,問道:“這些遊牧民族是什麼態度?”
柳鬱拱手道:“陛下,侵犯遼西的乃是高麗,與這些遊牧民族何幹?”
在河西的時候,柳隨、薑彧二人就是參軍。別看他們兩個在軍中名聲不顯,但卻是最早支持劉子秋的元老之一。如今劉子秋坐穩了江山,也沒有虧待他和薑彧二人,給他們一個高級參議的閑職,正三品銜。由於長期幫助劉子秋出謀劃策,柳鬱對劉子秋的一些手段和策略非常熟悉。過去作戰,劉子秋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氣勢,誰惹他,他就打誰,根本不會看周圍人的臉色。如今麵對一個小小的高麗,劉子秋卻如此謹慎,這讓柳鬱非常不解。
劉子秋卻知道,如果不是他穿越而來,按照本來的曆史發民,楊廣的百萬大軍都將折在平壤城下,他又怎能不慎?看了眾文武一眼。劉子秋緩緩說道:“你們可別小瞧了那些遊牧民族,若是朕的大軍一路凱歌,他們或許會老老實實地牧馬放羊,若是朕的兵馬一朝失利,他們絕對會趁火打劫!”
說到這裏,劉子秋用手在地圖上輕輕一點:“遼西三郡地勢狹窄,這些遊牧民族若有歹意,隨便兩下,就可以截斷我大軍的後路或者補給!死生之地,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