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劉子秋微微一怔,又問道,“這些人都是流求的土人?”
張鎮州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躬身答道:“回陛下,他們有的是當地酋長,有的是三國時從中原躲避戰亂遷徙過去的貴族。當然,還有他們的家眷。當年臣等初到流求,與他們刀兵相向。不過,臣等沒有傷及百姓,這些人的土地屋舍也已經分給了當地土人。所以,臣等在流求這幾年相安無事,當地土人也已經心向朝廷。”
比起陳棱,張鎮州更能夠明白劉子秋的心思,所以答的話切中了要點。其實,他雖然沒有說謊,但這樣做的目的隻是為了鞏固他們在流求的統治,而不是為了讓當地土人心向朝廷。當然,最終的效果卻是達到了。
劉子秋點了點頭,問道:“魏愛卿,這些俘虜按律當如何處置?”
魏征起身說道:“回陛下,我大漢律法多延用前朝舊律。按律,這些俘虜當給賞功臣家為奴。”
劉子秋擺了擺手,說道:“算了,將這些人安置到江南各處,分給土地、財物,讓他們安心做個大漢良民吧。”
按照張鎮州的說法,即使把這些人放回流求,他們也失去了維持生活的基礎,因為土地、房屋都被當地的其他百姓所占據了。而且這些人當初是反對隋軍進入流求的,劉子秋要鞏固朝廷在流求的統治,也不可能做出放虎歸山的舉動。另一方麵,江南地廣人稀,而北方的民眾又不太願意遷到江南去。劉子秋索性把這些俘虜安置在江南,可謂一舉兩得。至於把他們給賞功臣為奴的作法,卻是劉子秋一向反對的。事實上,大漢王朝並不禁止奴隸買賣,劉子秋反對的隻是隨便將一個平民變成奴隸。
……
臘月二十八,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在洛陽城郊的大校場舉行。所有在洛陽的三品以上官員、來自各地的部落首領、波斯和西方的商人以及一部分百姓代表都被邀請坐在觀禮台上,得以親眼見證了這場盛況。
參加閱兵的共五萬人,遊牧騎兵、重騎兵、輕騎兵、陌刀兵、步兵、弓弩兵等各主戰兵種輪番上場,分別進行了隊列、戰術演示,尤其是最後一場接近實戰的演習,更是將閱兵的氣氛推向極致。
看到這樣的場景,觀禮台上賓客們神情各異,有人看個熱鬧,有人感到振奮,還有人憂心忡忡。當然,這也正是劉子秋所要達到的效果。通過展示強大的軍力,既可以凝聚國民的人心,又可以震懾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在觀禮台上,還有一群特殊的觀眾,那就是今年剛剛通過科舉考試的三百六十名文科學子。這些都是讀書人,讓他們現場感受一下戰爭的味道,對於他們日後擔任朝廷或者地方官職有相當大的好處。至於那些武科學子,因為早已經分配到了軍中,有一部分人也參加了此次閱兵,自然沒有這個必要了。
李建成坐在觀眾的後排,看著校場內生龍活虎的將士們,麵色有些凝重,輕輕歎了口氣,轉身對旁邊的長孫無忌歎了一口氣,說道:“咱們輸的不冤啊。”
“幸好皇上沒有追究咱們的過去,還讓咱們參加了科舉,否則咱們永無出頭之日。”說到這裏,長孫無忌一轉頭,卻看見李建成臉色有些不對,頓時有些會意,“難道王爺還不願意放棄?”
即使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長孫無忌依然稱呼李淵為王爺,不為別的,隻為李世民是他的準妹夫,而妹妹長孫無垢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就衝著這一點,長孫無忌就對李淵無限尊重。但是看了今天這場閱兵,長孫無忌不禁有些擔心起來。如果李淵依然賊心不死,想要從劉子秋手裏奪取天下的話,恐怕連他們兄妹都會受到牽連。
其實,在發現李建成也報名參加了科舉考試的時候,長孫無忌就有過懷疑。雖然他自己也參加了科舉考試,但他和李建成,他本來就是讀書人出身,而李建成卻是武將出身。還有,當初跟著李世民下江南的時候,他對高秀兒還是頗為尊重的,一路上對她們母子也是多有照顧。就衝著這份情誼,想必劉子秋也不會為難他,頂多找個理由剝奪他的考試資格罷了。而李建成卻不同,畢竟李淵是和劉子秋爭過天下的人,李建成的出現很可能引起劉子秋的疑心,甚而引起他的殺心。這樣做實在太冒險,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隻為當官,實在有些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