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拆遷始末(1 / 2)

廣安市最近的新聞就是城北拆遷的事,按照新來的市委書記趙默趙書記的指示,城北的風景很好,會把城牆拆掉,然後建造一片別墅區,打造成園林級別的別墅區,然後依托這個別墅區再打造一個工業園區。

別墅算是市政府的資產,但隻要有企業來投資,就可以給企業高官免租金提供別墅的使用權。

當然,廣安市政府也是沒有錢來修別墅的,所以就隻能用土地財政和資本運作了。

以土地為資本,成立廣安市城市發展有限公司,牽頭把這件事做好。

有人或許會問,既然土地都要建廠房建別墅,還有剩餘價值去做別的開發建設嗎?

很簡單,比如這個項目需要用一百畝土地,那麼拆遷就拆遷出來兩百畝,另外一百畝賣給房地產商做房地產開發,這錢不就來了嗎?

剩下的土地也可以抵押給銀行,然後貸款,運作一下,市政府就有現金流了,就可以去做開發區的場地平整了,然後再進行招商引資。

趙默在市委會議上振振有詞:“修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金鳳凰引來了,咱們的就業率就有了, 人們有工作了,手頭上的錢自然也就多了,這樣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就上升了,咱們市的經濟整個就活了啊!”

土地換資本,開發房地產,新建開發區,從而盤活整個城市的經濟。

這番講話確實是讓地方官員們的有些熱血沸騰。

廣安市的這些官員基本上思維都是比較僵化的,若不然也不能讓廣安這麼多年了發展的還那麼差勁。

因此聽到趙默的講話後,立即就是掌聲陣陣,每個人都是熱血沸騰,似乎已經看到了美好的明一樣。

“趙書記的好啊!”

“趙書記您要是早來幾年,咱們廣安市肯定不是這個樣子的!”

“是啊,咱們廣安市,有鐵路有高速,在長三角的西北邊,地理位置雖然不算特別好,但比起再中部的城市地理位置也算是不錯的了,畢竟++++,.⌒.★是在長三角的範圍以內了,更關鍵的是,咱們廣安的勞動力豐富啊,我聽人蘇南南湖那邊的人力成本,每個月工資要三千多,五險一金再加起來,成本起碼四千塊,在咱們廣安兩千塊就能搞定啊!”

城建局局長張磊搖頭晃腦的道,這群人裏其實他是最激動的,一個城市若是死氣沉沉,那城建局局長肯定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

但這座城市要是建設,大力發展房地產,城建局局長立即就會變成香饃饃。

有的人就已經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晚上去向趙默趙書記彙報下工作,看看能不能在新成立的城發公司裏謀求一些利益。

在這一片熱鬧的氣氛中,蔣英潑了冷水,她道:“趙書記,我承認這個想法很好,但是萬事開頭難,有一個我覺得比較困難,就是拆遷!咱們市財政沒有那麼多錢去完成拆遷工作啊,或者,趙書記在銀行那邊有路子?”

趙默笑了笑,道:“蔣市長,你們女人果然是心細,不過我覺得吧,咱們現在得是先看大方向,隻要大方向是對的,那麼這件事就可以去推進,沒必要去想這麼事嘛,對不對?困難,總歸是有辦法去解決的!”

這話的對,但其實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