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占據先手的是華國,是和蘇克已經鬧掰了的華國。美國除非是想要和華國全麵開戰,否則的話,華美兩國硬拚,甚至是發生戰爭的場景,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出現的。
而且,在華國周邊,雖然和華國關係不好的國家有不少。但是和華國關係不錯的國家,卻也同樣不少。
尤其是華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策略之後,從華國為起源,朝西邊的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享受到了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好處。那些原本就和華國關係很好的國家,自然不會坐視華國被那些對華國敵對的國家迫害。
它們出兵倒並不是因為它們多麼的仗義,而是因為它們很清楚,如果沒有華國這個引路者的話,一帶一路這個行動,是沒有辦法繼續執行下去的。
已經品嚐到了甜頭的它們,是絕對不會允許別國傷害可以為它們國家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的華國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基本上都是依靠利益來維持的。
隻要彼此間的利益關係足夠大,大到甚至沒有第二個國家可以代替的時候,那麼兩國之間就完全可以做到同生共死,進退共存的地步。
更何況,和華國關係不好的國家不少,但是和美國關係不好的國家,那可就更多了。畢竟華國在國際上所展現出來的,一向都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大國風範。
和美國這個一向都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國家比起來,華國實在是親和太多了。
那麼如果華美兩國真的因為東南亞這邊的利益紛爭而爆發衝突的話,美國又怎麼保證,那些和美國敵對的國家,不會趁機對美國發動攻擊呢?
美國一直以來,可以保持快速穩定的發展的原因,就是因為無論是什麼時候,什麼大規模的戰爭,基本上都和美國本土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了。
所以戰火雖然燃燒的很是旺盛,但是和美國之間的距離,卻又太遙遠了點兒。
正是因為戰火並沒與波及到美國的本土,這就意味著,美國的命脈科技等重要的產業,並不會受到影響。甚至連國民的日常生活,也基本上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但是如果現如今,真的有國家,打破了美國本土從建國之後,基本上沒有被外麵的戰火波及到的前例的話,那麼美國所要受到的影響,可絕對要比華國大太多了。
在美國籌備和華國之間爭鬥的期間,不斷的尋找可以合作的夥伴的同時。華國又何嚐不是呢?
在報道中,雖然僅僅說華國的某位高層,到了某個國家訪問,說的是讚揚兩國之間深厚的友情之類的廢話,但是這實際上,也是在向美國施壓而已——如果你真的不老實的話,到時候和我們動起手來,我們華國的敵人不止一個,但是你美國的敵人,同樣也不會少到哪兒去!
畢竟華國在這期間,所拜訪的國家,都是和美國有深仇大恨的國家。而且重點是,那些國家都是基本上每年都會在聯合國上,發表抨擊美國霸權主義,要求聯合國懲治美國的國家。而在其中,還有幾個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國家。
這個舉動,讓美國的心中警鈴長鳴的同時,也開始加快了美國和華國周邊幾個對華國抱著敵視態度的國家的“友好”訪問。
兩國彼此間都在給彼此施加壓力,同樣的,卻也在私底下開始暗中爭鬥。
比如說,華國的產品,在出口到美國的時候,所征收的關稅會提升百分之五十。而華國同樣也將美國出口到華國的產品,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這樣一來,因為現如今華美兩國之間的關係,華國很多超市中,甚至都已經將美國的產品下架了。
而就算是沒有下架的那些,因為價格太過昂貴,所以購買的人也很少。
就算是有人購買了,而那些購買了美國產品的人,在街上行走的時候,也會被人指指點點的。這樣一來,僅僅幾天的時間,美國產品在華國基本上已經是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了。
而華國的產品,在提高了百分之五十的關稅之後,價格上也要比美國的本土產品稍微低了一點兒。
華國產品物美價廉,就算是現如今價格升高了不少,但是較之本土的商品來說,卻還是要便宜一點兒。
不是美國人不愛國,美國的貧富差距很大。至少很多流浪漢們,他們就算是愛國,卻也要有命才可以。
而華國雖然同樣也有窮人,但是他們本身也不會去購買價格高昂的美國產品……
這樣一來,美國那邊依舊還是有有一部分人購買華國的產品,而那些不再購買的,卻也因為日常消費迅速提升,而不得不再次將眼光放到了華國產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