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嬌
一日,長公主抱著劉彘問:“彘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膠東王劉彘說:“要啊。”長公主於是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劉彘想要哪個,劉彘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陳阿嬌好不好呢?”劉彘不著痕跡地看了母親一眼,見王娡微微點頭,於是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彘兒一定造一座金屋子給她住。”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
此典故載於班固《漢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於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數歲,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公主指左右長禦百餘人,皆雲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陳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金屋藏嬌”婚約是當時漢朝[1]政治的一個轉折點。館陶公主由於女兒婚約已定,轉而全麵支持劉彘上位。經其一番刻意經營,漢景帝震怒,厭惡粟姬,廢皇太子劉榮,貶為臨江王,貶栗姬入冷宮。不久,冊封王漢景帝劉啟去世之後,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立冊陳氏為皇後。
初期,漢武帝在政見上與其祖母太皇太後竇氏發生分歧,建元新政更觸犯了當權派的既得利益,引起強烈反彈。賴於皇後陳氏極受太皇太後喜愛,以及館陶公主與堂邑侯府的全力支持與周旋,漢武帝有驚無險保住帝位。此時,“金屋藏嬌”就象當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是令人津津樂道又羨慕不已的婚姻傳奇——年輕的皇帝與皇後琴瑟和諧、患難與共。恩情中道絕
太皇太後竇氏(竇漪房)去世之後,漢武帝親政,逐步坐穩帝位,終於大權獨攬。可歎的是:“苦盡”之後未有“甘來”,能夠“同患難”的夫妻卻不能“共富貴”。
陳皇後出身顯貴,自幼榮寵至極,性格驕縱率真,且有恩於武帝,不肯逢迎屈就,夫妻裂痕漸生。兼之歲月流逝,卻無生育,武帝喜新厭舊,厭棄於她。《漢書》記載: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後,擅寵驕貴,十餘年而無子。
漢武帝喜好女色,多內寵,後宮無數。後宮中,漢武帝母姐平陽公主進獻的女奴衛子夫(史書中記過衛子夫弟弟衛青的一段—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候妾衛媼通。秦漢時期的妾,有女奴的含義。所以,衛女隨衛媼,為平陽府中奴)最先為武帝生育三女一子。
此時,漢宮裏發生一件真相莫測的“巫蠱”案,矛頭直指被漢武帝冷落已久的陳皇後。漢武帝命酷吏張湯查案。
元光五年,二十七歲的劉徹以‘巫蠱’罪名頒下詔書:“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從此,武帝把陳後幽禁於長門宮內;衣食用度上依舊是皇後級別待遇不變(“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資治通鑒卷第十七漢紀九。上宮:即一般宮殿)。
至此,金屋崩塌,“恩”“情”皆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