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漁陽買醉(1 / 2)

瀛水盈盈,長風淅淅

嶽陽以南,沿瀛水上遊四千餘裏,名漁陽。

正所謂,漁陽,漁陽,魚米之陽。

城不大,千把裏。但繁華之盛,與之大唐南域省會,嶽陽相比,那是更繁華。

八方商賈,四方遊客不在話下。甚至連周邊數千裏,數萬裏外的江湖兒郎,官府豪門,也常有貴人流年於此,日夜忘返。

無它,隻因為這裏的風景夠好,人更好。特別是那柔情似水的女人,最好。

至於有多好,這一看就知道了。

不大的漁陽城,被兩條偌大的千裏長街,縱橫十字,分隔東西南北四方。數不盡的巷胡同又嚴謹地錯落其中,分劃出無數的各色樓宇門閣。高空下眺,別的顏色看不到,就隻能看到花花綠綠的一大塊,宛如彩蝶深入花叢暢遊一般,非常特別。

隻不過,你可別看這花花綠綠了。這看似隨意的顏色布局,可都是極有講究的。

這顏色多樣且花俏的樓宇,叫花坊。這色調清幽且素雅的樓閣,叫青樓。雖然,同樣是門庭若市,來客絡繹不絕。同樣是門外站著的,都是花枝招展的迎客姑娘。同樣是,入門即為溫柔鄉,可抱美人施風雨的神仙居。

但,這兩者之間的規矩和客人,可就截然不同咯…

花坊裏的花兒麻…

就一個字,豔!

美豔與香豔,豔煞群芳。

芳齡不,多為二五往上的風韻姑娘。卻皆為深得魚水合歡之真諦者,明悟男女纏綿之要領者。所以,往來花坊作樂的常客,其實心裏都曉得,入了這門,求的並不是聽那花前月下的一曲鶯歌燕舞,而是享受那**一刻的**。也正因此,來光顧花坊的,也多為些江湖莽漢,市井粗人。要的,正是那開門便見山,從萬花叢中挑一位心動的姑娘,帶上廂房,再翻雲覆雨折騰一番,丟下兩串銅板,就能拍拍屁股走人的爽快。

故此,鴛鴦一夜不留情,便是花坊的規矩。

而青樓,

則恰恰相反。

青樓裏的花兒字很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恰似那鄰家的姑娘“守身如玉”。

她們年紀都不大,大多十七**,甚至更。懂不得那麼多雲朝雨暮的手段,卻最能迷醉人心。因為,她們最懂得,金風玉露,雖便勝卻人間無數,卻不及兩情長久,朝朝暮暮的含義。

所以呀,要到這青樓裏買一夜**,可不是有些銀子就能成事的。最起碼,你還得帶上三分本事,三分柔情再去。否則呀,得不到心儀姑娘的點頭應允,沒有一個兩情相悅的默許,任你再有銀子,在那一曲聽罷後,你也得收拾好包袱,去再找個花坊子買一次,醉逍遙。

故此,此處留情不留人,留人隻留有情人,就正是青樓的規矩。

但,

縱然規矩如此之嚴苛。青樓在漁陽的生意,仍然遠盛於花坊的比例。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正是因為,漁陽城裏有一家名鎮大唐南域千萬裏的青樓…

今朝醉!

今朝醉,坐落漁陽最北端。

和嶽陽樓一樣,都是沿著滔滔灜水,屹然獨立。方圓二裏餘,大院落數十間,環繞布落,一棟高聳樓宇矗立最中央。比之嶽陽樓,今朝醉的主樓則低了許多,隻有八百丈高。隻不過,這裏卻能橫看灜水,側看風騷,是少了一分霸氣,更多了幾分妖嬈與瑰麗。

而,古往今來,敢入此樓的男人,從來都隻有三種。

一是,一肚子墨水的文人騷客。二是,腰纏萬貫,最不缺錢花的豪紳商賈,官府門第。而,第三種嘛…

就隻能是那些被一肚子悶火,隨時能泄去一壺的院府才俊了。而且,隻能是一身本領過人的院府才俊。你若沒他個聚元境,人家是連那門檻,都不讓你踏過去。

你還別不信,這醉今朝的規矩,可不是一般人能隨意折騰的。

比如…

“琳姐…琳姐…”

“……”

醉今朝,主樓內,一樓大堂待客處。

賓客來往,鶯哥笑語。

標致的姑娘們,把自己打扮得千嬌百媚。皆一件輕盈的衣裳包裹柔姿,外露的兩抹香肩,蓋著張薄如蟬翼的粉輕紗。雖無濃妝豔抹,但她們的一動一靜中,卻能散風情萬種。清談笑語間,卻能撩人心神。

來來往往間,她們或挽著來客的手臂請入大堂,或被輕攬著細腰帶出樓外,皆是笑語盈盈。自然得,就連常於歡場作樂的老油條,也感受不到半分做作,那一個真是心甘情願啊。

“琳姐…琳姐…”

一位身穿淡藍百花長裳的姑娘,邊輕喊著,邊拈著雙肩輕紗,沿著桌與桌間的道,急跑至大堂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