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驚天之秘(2 / 2)

豪情萬丈,氣勢澎湃,而此話一出!

“君臨下?”

“待明年大雪紛飛日,便是君臨下太平時?”

“他君臨下?”

“莫非…”

“……”

驚!

驚懼連!

夏淵此話一出,場間數萬眾江湖人頓時炸鍋!

雖然,夏淵孤身過北茫關的事跡早就以風雷之勢傳遍了下。而全下的人,也早已從中隱隱察覺到了那位隱居北茫的大謀者之意圖,他必將會有大動作!而這動作的時間,很可能就是在明年的嚴冬時節!但,此時這則猜測再從夏淵口中得以確認,已然不是那麼讓人驚訝。因為全下人早在二十年前便知道,那位大謀者之所以要遁入蠻荒北茫,為的就是蓄北茫雄獅千百萬以備他日再次揮刀南下,破北關,取長安,喋血黃土七千萬裏,重歸南域江穀,還無數冤魂一個公道!

故此,夏淵的前半段話,都隻是在陳述著一個眾所周知的秘聞罷了,最多也隻能引起一番震懾人心的效果,尚不至於讓人震驚的地步。而真正讓人震驚且匪夷所思的,是他最後一句話…

“明年大雪紛飛日,便是君臨下太平時”

這裏的君,指的隻能是君王,唯君王可臨下。

而如今,大唐境內能有資格被冠以君王二字的人隻有兩位。一位是遠在數千萬裏外京都長安金鑾殿上的那把龍椅。另一位就是眼前高台上這位隱伏嶽陽十二載的王爺。前者手掌大唐七千萬裏江山,位居人間至尊,他已無所求也無需再求,所以夏淵所的君不可能是他。而後者,忍辱負重十二載,如今聚得南域三千萬裏軍權,勢劍指長安,欲報仇雪恨。但從今夜夏淵對嶽陽王的態度來看,那是一個充滿了不屑,故話中所指更不可能會是他。

然,無風不起浪,空穴何來風?

既然夏淵有此一,必然就會有他的道理。既然這前後兩者皆不存在所謂的可能性,那答案可能就隻有一個。

君臨下者,必另有其人!

以北茫那位大謀者的性格,他雖然做事決絕無情,但斷然不會做出謀朝篡位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否則,問山上的那位老人家將會是第一個反他的人。所以思緒在飄蕩,片刻的沉默其實並未維持多長時間。冥冥之中,場間的許多江湖人,都把這解謎的思路不約而同地延伸到了一個人的身上…

大皇子--李常康!

他是現在高台之上那位王爺以及當今聖上的長兄,也是前朝太子。二十年前的驚世大戰以及即將重啟的下大局,便就是因他而始。江湖曾有傳聞,在二十年前戰末,他已病逝在問山上。若他現在還活著,那無疑他便是當今金鑾殿上那把龍椅最名正言順的主人!

可是…

“李常康不是已經死了麼?”舞宴眯著眼眸子,有些不可自信:“難道還沒死?”

“不,他死了。”沒等夏淵應話,高台上的嶽陽王便緊盯著夏淵,沉著嗓子肯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毒血攻心,心肺盡損,就連隱師當年也無力回,他必死無疑。”

“嗬,那你想多了。”

夏淵撇眼嶽陽王蔑聲一笑,鄙視道:“生死輪回是多大的事?場間在座三千二百一十四人就已經死了二十年,可現在他們不也還好好地坐在這裏麼?”

“咯噔!”

“……”

夏淵罷,場間躁亂頓時一靜。

是的,夏淵確實得不錯。因為,就在前不久,場間所有人剛見證過幾千號本應該死在二十年前的人,就是這麼活生生地撕去臉皮,重新回到這個世上。那一次震撼,無疑是讓他們重新審視了一遍北茫那位大謀者的神機妙算。既然這些本應死去的人都還活著,那麼那位本不應該死的康太子,又怎能死得那麼容易?既然北茫那位大謀者能在二十年前就算到了今日,為數千江湖子弟埋下一道死而後生的伏筆,他又為何不能算到那位太子的生死,為其布下一道瞞過海的後手?

答案非常肯定,他必然能!

“他現在哪裏?”不知道過了多久,高台上的嶽陽王似乎也確信了夏淵的這個法,沒再追問其中生死的細節,而是直接地發問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

“嗬嗬…”夏淵輕蔑一笑:“遠在邊近在眼前,他一直都在嶽陽城,從來沒有離開過,是你看不到而已。”

“什麼?”

“那人就在嶽陽城?”

“這…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