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斷龍伏屍(2 / 3)

看過許久,他方才再次肯定心中想法,道:“山峰險峻,有韻勢內藏。東南六峰勢成六虎嘯,南北長領為盤龍守山,西南密林有鳥鳴可作雀巢,東北山丘少有植被應該是玄武臥伏。這種地勢名為四聖守歸,歸守之處在峽穀之中,此為絕佳的墓葬之地。而那位高人,應該就是為了掩護其中墓穴,布下的陣法了。”

“沒了?”神棍問道。

夏尋想了想,搖搖頭:“沒了。”

撅起的嘴皮,撅得更翹了。神棍沒好氣道:“你再認真想想。”

右手刮著鼻梁骨,像是個答錯問題的弟子,正被先生教訓,夏尋尷尬地笑了笑:“真想不到了。”

“哼!”

沒好氣轉惱火脾氣,冷哼一聲。

神棍訓斥道:“那你爺爺就該好好賞你幾鞭子了。風水一道如此之糟糕,簡直就是我蓬萊門下的恥辱!”

“額…”

被痛聲訓斥,實在為難。

夏尋求救般朝著旁邊的墨閑投去個眼色,奈何墨閑木楞得是動也不動,像是沒能理解夏尋的意思。無奈之下,夏尋隻好自個苦笑著應承神棍的責備了。

“道長教訓得是,子愚鈍,還請道長校正。”

見夏尋得誠懇,神棍惱火脾氣這才緩緩平複下,猥瑣的眼珠子瞟了瞟頭上已經開始泛起霞光的晨夜。道:“罷了,此去京都,你若上得通塔,便順手取本“風水尋龍解疑經”好好琢磨吧。對你日後,必有幫助。”

著,神棍也沒繼續為難夏尋,麵朝峽穀方向,執拂塵虛指北方,沉聲道:“你此勢為四聖守歸,固然沒錯,錯就錯在你眼光太窄,僅局限於此,而忘了南百裏有大河鞏江,以及更廣闊的大唐江山。鞏江始於開封藏靈山,由北向南,勢如滔滔奔龍,流經虞州、建安、開封、溟水、劉孤郡等一百四十餘城,足足七百萬裏,猶如人體食道,貫穿大唐中腹,乃大唐九道國運龍脈之一。而此處,距鞏江百裏,壽春三百裏,剛好處於大龍心口。若在此墓葬,上可聚龍氣,下可附龍威,墓主之後,三代之內必有能者出…”

“道長,這不對呀。”

神棍的話還沒有完,夏尋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當即斷話:“這峽穀之陣可不是用來聚氣的。”

神棍沒有責備夏尋的無禮,反而有意思地問道:“那你以為是何用?”

夏尋像是被神棍一番話給開竅,肯定回道:“我爺爺曾過,脈如人,亦有血肉精氣。氣為風,可引精神,但此處峽穀聚來的卻是潮風,潮風凝聚即為潮水。水為血,血自鞏江龍脈之心來,便為龍心血。如此推算,布下陣法的高人,根本意不在龍氣,而在龍血才對哇。”

“孺子可教。”

神棍讚賞地點點頭,同時不著痕跡地瞟去長空一眼,再問道:“那這又是為何啊?”

“應該是噬龍斷脈。”

夏尋顯得頗為謹慎,伸出手來,隨話指去各處山林懸崖,詳答:“勘地勢,四聖守歸,若在峽穀設葬墓可為福祉。但加之一陣,聚氣噬血,則瑞獸護主即化凶獸噬主,福祉頃刻轉惡土。東南六虎可為吞勢,南北盤龍可為噬地勢,西南朱雀可為亂氣勢,東北玄武可為鎮勢。以龍虎隔絕地運勢,可掩人耳目。朱雀聚潮氣形成陰煞,可強行禁錮穀中龍血。而最後的玄武鎮勢,便是為了鎮壓龍威,好…咦,不對…”

話著,夏尋的思維貌似忽然發生了錯亂,念叨的嘴皮子隨之停下。

神棍玩笑問:“哪不對呐?”

夏尋刮著鼻梁骨,尷尬出心中疑惑:“額,好像不是噬龍斷脈勢呀。”

“為何?”

“這四處地勢要害,都隻是在禁錮與鎮壓龍脈氣運,卻沒有一處成刀攻勢,哪能斷得了龍脈呀?”夏尋疑惑道。

“峽穀中不是還有墓葬麼?”黑鐵拂塵指著山穀,提醒般反問。

“有也沒用啊。”

夏尋不同意神棍的法:“數十裏槐樹,顯然是布陣之人為聚陰養煞所栽,但一具煞氣再重的屍首,又怎麼可能噬得了承載一國機運的龍脈呀?道長,你對不?”

“對,沒錯。”

“隻是,你在那村子待久咯,待得像隻老鼠似的,鼠目寸光了。”調侃一句,神棍不知何故頗為謹慎地又瞄了瞄色,此時長空已有明度,東邊遠處的山頭也已經泛了紅霞。

緊接著,神棍便轉眼看向夏尋側旁的墨閑,別有深意道:“你這個問題,城裏人或許能幫你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