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俠客行--李白(1 / 2)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所謂瘋子年年有,今日何其多?

醉道人冷不丁地冒出兩句詩來,頓時就把場間考生都整傻眼咯。

餘悠然的行徑已經是夠瘋狂的,醉道人的荒唐行為使人仿佛又看到了一位另類的瘋子。醉道人卻全然不覺突兀,四句吟罷,癡癡一笑,挽手拿起夾腋窩下的繡花長劍,高高舉起拍打去墨閑背上青鋒,爾後揚手朝再高亢豪吟道: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氣勢激昂,如滾滾奔雷。

酒意熏,別有一番味道。

四句罷,醉道人沉氣七分瞟眼十數丈外的夏尋,癡癡一笑: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哦?”

“不對,他不是在念詩。”

“……”

八句五言吟出,夏尋立馬首先反應過來。

這醉道人是人醉心不醉,話中有話,來話長啊!

前四句“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他的是,此間形勢嚴峻,餘悠然、墨言早已策馬跑路咯。“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是,墨閑闖下此等大禍,你們又殺了這麼多人,就該像前者那般趕緊遠遠遁逃,而非在這是非之地讓人抓到把柄。“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這話意就更深了,醉道人是借古人典故向夏尋隔空傳話。的是,故人交情尚在,你可安心把刀劍放下,找個地方喝酒去。

而這十二句看似豪情萬丈的五言詩連一塊,意思便是“嘿,子。趁翰林軍還沒反應過來,趕緊領上你的人避避風頭啊!”

思得深意,夏尋不由一愣。

他等的人,可終於來了。

“嘩…”

“好酒。”

醉道人見夏尋已有眀悟,則停止了吟唱,高舉酒壺,豪放地往嘴巴澆下一口烈酒,爾後迷蒙著眼睛,用執酒壺的手伸出一根手指指著夏尋,醉醺醺問道:“子你覺得此詩如何?”

夏尋想了想,墊起抱拳,回道:“應時應景,文采斐然,愚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嗬嗬,愚生…”

不置可否,癡癡一笑,醉道人話風稍轉,道:“那你還愣著幹嘛?”

“額…”

眾人聞聲茫然,不知此為何意。

而夏尋聞聲則又是一愣,心想這醉道人可真是個妙人哇。自己剛明得詩意,正琢磨著用啥借口趕緊遁逃,誰曉得他就這麼把話給穿了,這也未免也太明目張膽些吧?夏尋好生尷尬,但也沒多,趕緊回頭起手招呼去墨閑及夏侯等人:“咱們走。”

“走?”

“別多問,趕緊走。”

“……”

夏尋話急,墨閑、夏侯雖不明意,但卻知道此地已不能久留。不多言語,幾個眼色來回,數百北人即刻會意便緊隨夏尋簇擁一塊,迅速擠過圍觀人潮,朝著真武的上山石道退去。

“他們想走?”

“都千戶,我們要不要攔?”

“他們想上真武山避難,你迅速傳信尚書台,其餘人守住山口。”

北人動,禦林軍士挺刀待攻本不願放行,但見夏尋一行人並沒有遁逃的意思,而是反道走向真武山道,看來是要上山逃難的節奏。介於真武山乃劍宗聖地,就好比商道聖地醉仙樓官軍不敢冒犯一般,此間禦林軍也不好強行追殺過去。

而許多聰明的人見狀則頓時揣測到了醉道人的詩意。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詩不在意意更深。隻是,想到這層深意的人,卻都沒有把話出口來。

畢竟,這裏是真武山…

“嗬嗬,愚生?嗬嗬。”

看著夏尋領著人慌張急遁的背影,醉道人又一次莫名其妙地癡癡笑起。高舉酒壺,當頭灌一口烈酒,晶瑩的水酒沿著他的嘴角肆意溢出,淋灑在邋遢的道袍上,好生不羈。

待夏尋等人走入真武山後,醉道人忽然豪情再起,打眼環掃上下,高聲吟喝!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城”字落,如重錘砸。

豪情萬丈,肝膽鏗鏘。

如果,醉道人前四句是對已經遁逃的墨言、餘悠然的,中四句是對墨閑的,後四句是對夏尋的,那這八句便是對此間所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