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捷和蒙義接上燕國世子姬哀返回關山大營,當來到贏麼口的時候,隻見軍營中升起了一麵贏字大纛,原來是贏來趕到關山來迎接姬哀。
大秦新都汧邑已經快要竣工了,新的宮殿還叫西垂宮。燕國第一次派遣如此高規格的使團來秦,這是必須要好好接待的。所以贏帶著眾臣趕赴汧邑,又命贏來趕到關山大營迎接姬哀,這麵子給的夠大也可以從中看出,大秦十分希望和燕國結為盟友,雖說兩家離得太遠關鍵時刻誰也幫不上誰,但是一個真正的個盟友對於大秦而言實在是太珍貴了,不能不引起重視。
關山大營門口,將士們列隊相迎,贏來一見姬哀的馬車靠近便催馬上前。
“兄長千裏迢迢來到大秦,贏來不勝感激,請兄長隨我進帳休息一日,明日贏來陪同兄長前往汧邑。”
“久聞大秦公子來之名,沒想到賢弟竟然如此儒雅,與賢弟相比為兄實在是粗鄙了,哈哈哈哈。”
“兄長謬讚了,兄長請。”
“贏來賢弟,你我初次見麵為兄就和你一見如故,不若為兄下車賢弟下馬,你我兄弟攜手並肩而行如何?”
“兄長之命,弟無所不從。”
姬哀笑著下了車和贏來手拉著手走進營門,兩旁大秦將士齊聲高喊:“大秦,大秦,大秦!”
燕國使團立即回應:“大燕,大燕,大燕!”
蒙義和王捷翻身下馬跟在姬哀和贏來身後走進軍營,姬哀的這個舉動讓蒙義對他有了初步的了解,姬哀是一個善於利用各種機會掌握主動權的人。一個簡單的攜手並肩而行,不僅拉近了大秦和大燕的關係,而且姬哀也借此告訴贏來,不管雙方要談什麼前提必須是平等的。古人說肩膀齊為兄弟,姬哀比贏來歲數大不少身份也比贏來高,主動和贏來攜手並肩展現了一種大度也是一種姿態,蒙義由此對姬哀高看了一眼,這家夥不是個好對付的主。
贏來也是剛剛及冠,典禮是在西垂宮正殿舉行的,那一天群臣皆至,晉國、鄭國、衛國、魯國、齊國等國的使節也參加了這個典禮,贏開親手為贏來加冠。這個意義很重大,這就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贏來絕對就是大秦下一代的君上了。
這個典禮不僅讓群臣和大秦各大世家心中安定,也讓蒙義鬆了口氣。說實話這些年蒙義為了贏來是費盡心思精心布置,如今贏來的勢力對贏鈹形成了碾壓之勢,大秦所有的人都能看出,贏鈹想要奪得君位那是比登天還難。
而贏鈹的態度也讓人感到,他服了,徹底的服了。贏鈹的賀表被大上造百裏棲當場念了出來,眾人聽罷喝彩連連,那就不是賀表那就是一份效忠書。
那一天是贏來最開心的一天,別的沒什麼,最令他開心的是齊國使團送來的,姬薑親手寫給贏來的信。贏來是當著大家的麵看的,他那笑容誰看了都是滿心歡喜,替他高興。但是蒙義卻沒見到翟虹,別說是翟虹,犬戎連一個人都沒派來。由此可見,大秦和犬戎雖然沒公開鬧僵,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了。
翟虹對於蒙義來說是放不下的心事,但對於贏來而言卻是當做不存在的。已經成年的贏來少了稚氣多了穩重,眉宇之間也有了一股英武之氣,這都是蒙義教導的結果。不過,人才和天才隻見還是有本質區別的,贏來至多算是一個人才,他本質上的缺點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實踐來彌補,但卻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
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本來不想在大秦當官的蒙義不得不主動寫了奏書,要求成為白狼營軍司馬。他要為贏來接下來的道路保駕護航,要知道越是在接近目標的時候就越危險。
這些年為了培養贏來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蒙義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白狼城。贏來和他之間的溝通全部由大秦冷鋒狼牙營負責,而且是由鐵血和無情親自負責,哥倆之間的信件都必須先交給贏開審閱之後才能收發。這倒不是說贏開好奇的想看看小哥倆到底在弄啥咧,而是贏開要配合蒙義培養贏來,所以他必須知道哥倆之間到底是怎麼安排的。
總的來說,贏來的表現可圈可點,沒有太大的失誤但也沒有太突出的表現,這對一個儲君來說是很好的。因為你表現的太突出了別人就會想是不是這小子想提前上位呀,表現的太不好那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那是會直接威脅到儲君的位置的。所以,不好不壞老成持重是現階段贏來必需堅持的正確路線,對這一點蒙義和贏開想法一樣,但是贏來卻有別的想法。
如今各方麵贏來占優,被壓抑了很多年的贏來終於有了揚眉吐氣的感覺。而且圍在他的身邊的人也多了起來,其中不乏那些先前圍著贏鈹轉的世家子弟。這些人就跟蒼蠅似的轟走之後還會再來,蒙義沒有因此采取任何行動,他就看著贏來,看他是不是能看清這些人的目的,也看看贏來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