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五天的時間,蒙義和姬薑共同操刀創作的春秋時期第一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關雎》誕生了。在這五天的時間裏,蒙義和姬薑除了不在一起睡之外,剩下的每分每秒都是黏在一起的。倆人為了能讓秦國的國力迅速增強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沒辦法田襄那家夥隔三差五的就跑來說又添角色了,弄得姬薑很是苦惱,照這樣下去這還是她理想中的關雎嗎?
每當這個時候田襄都會說:“君主,臣也知道這樣做不好,可是,那人出了這個數哇!”
每到此時蒙義總會握著姬薑的手深情地說:“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會有差距的。薑薑,助我。”
每到這時姬薑就會在蒙義那溫柔眼波的攻勢下敗下陣來,不過姬薑真沒蒙義見多識廣,也沒有那麼豐富的經驗,因此這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關雎》主創最終落在了蒙義頭上。本來呢導演是姬薑擔任,可是那幫貴族每一個聽話的個有個的主意,最後還是呂祿甫出麵才鎮住了場子,所以導演的職責當仁不讓的落在呂祿甫頭上。
製片人當然是田襄嘍,他能給大家劃拉錢啊,他不當製片白瞎這人才了。然後藝術總監是姬薑和靈兒,動作導演以及特技製作有夷仲年來擔綱。
這個堪稱當時最豪華的劇組,在三天後開赴場地。這片場地還是在上林苑中一處風景秀麗環境清幽的地方。之所以選這裏是因為風景優美場地開闊,最主要的是有一條河蜿蜒流過。河水不深大概隻能摸到成年人胸口那地方。而且這條和水流平緩水質清澈,站在岸邊一眼就能看到河底的細沙以及水中的水草和遊魚,這對這幫貴族來說是比較安全的。
蒙義不得不感歎齊國貴族的真是有錢,而且真的是有能力,隻用了三天時間他們就在這裏搭起了一座一直延伸到河對岸的木製舞台。主舞台這邊高大平整裝飾的華麗耀眼,延伸出去的副舞台一直架到了河對岸,這是按照文王娶太姒的場景設計的。除了舞台之外,還建有觀眾席和其他輔助建築,別的不說光是主舞台上空的那些轉輪吊索等輔助設施就凸顯出設計者獨特的眼光和匠心。蒙義看過之後,直接花了十萬金,把設計這個舞台的奴隸從他主人手裏買過來,當時就送回了秦國,而且是直接送去白狼城。
蒙義現在是個大財主,這錢來得快去的也快。蒙義沒用這錢幹別的,她明白這錢不能全部帶回秦國,否則就沒下次了,必須將其中一大部分還給齊國。
於是蒙義大宗采購糧食、物資、鎧甲、軍械、戰馬、布匹、藥材、書籍等等,還有一項是最費錢的,那就是聘請人才。秦國地處西北是苦寒之地,齊國的高才們哪裏肯離開富庶的齊國去秦國呢,如果不夠足夠的報酬,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這一項是最費錢的,姬薑對此頗有疑義,她認為那些讀書人可以教書育人惠澤子孫萬代,花重金延請是值得的,可是為何要花費這麼多錢請工匠呢,難道大秦沒有工匠嗎?蒙義仔細跟姬薑說明大秦的情況而且明確告訴姬薑,不是所有的工匠都會重金延請,主要是冶煉、建築和製造方麵的工匠才會延請。姬薑明白了蒙義的用意,隨後就幫著蒙義四處招攬工匠也不再認為這錢花的不值了。
《關雎》進入了彩排期間,蒙義和姬薑包括整個秦國使團此時已經不再關心這件事了,他們正全力以購買赴轉運物資,呂購幫了大忙,不僅將齊國國內的市價強行壓製在一個正常水平上,而且還主動和魯國燕國聯絡購進了大量物資充斥齊國市場,如此一來蒙義的大肆購買並未對齊國國內市場造成衝擊,也沒有打亂市場秩序。如此龐大現金流竟被呂購輕描淡寫的消納於無形,這讓蒙義十分佩服呂購的本事,專門拉著姬薑拜訪呂購虛心的跟老丈人學了三天。
呂購看著姬薑和蒙義你儂我儂的樣子,那是看在眼裏喜在心頭,對蒙義自然是傾囊相授,一老一少相得益彰。
這一天蒙義和姬薑沒什麼大事了,這才想起已經有很多天田襄沒來找他們倆了,也不知道那幫人把《關雎》折騰成啥樣了。蒙義問姬薑想不想去看看,姬薑猶豫了半晌才說:“他們還能弄出什麼好戲來,總之不合我心思,不過我們還是去看看,去看看他們把這段愛佳話糟蹋成什麼樣子。”
於是蒙義和姬薑帶著靈兒和曼兒一起前往《關雎》大劇場。沒錯,這是夷仲年給起的名字。當蒙義和姬薑來到《關雎》大劇場的時候,發現這裏已經大變樣了,這裏由一片情景優美的自然景觀變成了一處熱鬧的集市。規模也擴大了三倍不止。通往《關雎》大劇場門前的道路可以並行六輛馬車,而且都用青石板鋪地,那是又幹淨又上檔次。當蒙義和姬薑從側門進入關雎大劇場的時候,眼前恢弘壯麗場景令蒙義也不禁為之動容。
舞台已經加蓋了頂層遠遠望去頗似一座巨大的宮殿,其裝飾也極盡奢華,整座舞台以大紅為主色調,飾以金色紋路,讓整個舞台顯得莊重大氣富麗堂皇。而副舞台是唯一保留原始風貌的地方,那恐怕是主要表演文王和太姒邂逅的區域。由此可見《關雎》已經變成了一台大型實景音樂舞蹈史詩,雖然還沒排練完成,但是每天有很多貴族聚集到這裏觀看彩排,其中有的是參演者,有的穿崔氏來看熱鬧的。不過這也讓整個觀眾席上每天至少有五分之四的座位被坐滿,這樣的的上座率在現代那絕對是可以賺大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