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亦真亦假(1 / 2)

贏鈹和百裏詢走進書房,他倆一見姬仇和姬掘突也在不由得一愣,倆人對視一眼隨後躬身施禮。

“拜見世子、拜見晉候、鄭候。”

姬仇哈哈一笑說到:“上將軍客氣了,恰好寡人也和世子談完,寡人還要去看看夫人,免得她被那馬踢到。舅兄,寡人告退。”

蒙義:“晉候請便別忘了今晚的酒宴啊。”

姬仇:“哈哈哈,那是自然。”

姬掘突說到:“西垂宮很是宏偉,寡人當年隨父君多次來此,很想再看看當年的聽政殿追思父君。世子,寡人就不打擾了。”

蒙義:“來人,為鄭候領路,真有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蒙登:“喏!”

蒙義、贏鈹和百裏詢送到門口看著姬仇和姬掘突離去之後這才回到書房內。讓座之後蒙義笑嘻嘻的對贏鈹說:“大兄,此次大秦東西兩線獲勝,大兄日夜兼程馳援西線功不可沒。父君每每提起都對大兄讚不絕口呢。”

贏鈹謙遜的說到:“還不是世子在君上麵前替為兄美言,說起功勞誰敢和世子相比。三萬兵馬打敗十三萬敵軍,勇奪斜穀口收複豐地這等戰績震動天下令,諸侯無不側目,獅子當居首功。”

蒙義擺擺手說:“話不能這樣說,若是沒有大兄之前的戰果,沒有將士們一體用命,贏來也不可能攻城。這功績即是贏來的也是大兄的,更是所有秦軍將士們的。”

百裏詢笑到:“你們是親兄弟,坐在一起不說些體己話卻要互相吹捧,這叫臣如何自處?”

蒙義和贏鈹哈哈大笑,同時指著百裏詢說到:“你加官進爵,該請客。”

百裏詢笑到:“應該應該,玉香館如何?”

蒙義:“自然是個好去處,隻可惜玉人已經香消玉殞可惜可歎。”

這句話說得贏鈹和百裏詢麵色一滯,蒙義這話當然是有所知的,想當年玉香館藏嬌樓那可是贏鈹和百裏詢的窩點,蒙義口中的玉人指的是陶姬和玉姬。這話表麵上聽起來是在為當年的那把大夥而惋惜,可聽在贏鈹和百裏詢耳中卻是另外一番滋味。

贏鈹笑了笑說:“小來不是有句話嗎?江山代代出美人,一代更比一代嬌。逝去的人已經逝去,活著的人應珍惜時光。”

贏鈹的話也同樣讓蒙義心中一突,因為這句話是在汧邑進賢宮內,蒙義對姬成師所說的。當時贏鈹還在西戎前線,這麼短的時間內這句話就傳到贏鈹耳中,足見蒙義身邊也有贏鈹的耳目。一眨眼的功夫,蒙義在腦海中已經把當時在場的人捋了一遍,自然也就發現了幾個可疑的。

對陣雙方互派耳目這是極為正常的事情,不然怎麼做到知己知彼。再厲害的人也是人,不可能像神仙似的坐在家中就知天下事,耳目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雙方心中都明白,這是一條不能明說的規則。

蒙義哈哈一笑說到:“大兄真是耳聰目明,小來勸解成師的話都被大兄知道了,這正應了那句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百裏詢拍著巴掌讚道:“世子之言堪稱金句,一語道破天機,隻可惜天下能動的人不多啊。”

贏鈹:“小來,大兄已經接到詔命,之所以沒急著去長平就是在等你。大兄知道你和晉候的關係,所以特來問你今後大兄該如何對待晉國?”

贏鈹這樣問很有踢皮球的意思,同時也是一種試探和買好,這個姿態放得很低,等同於舉著雙手對蒙義說:“我啥都聽你的,你說咋辦就咋辦。”

所謂聞弦音而知雅意,蒙義自然清楚贏鈹此話的隱含之意。他笑著問到:“大兄,你我兄弟用不著拐彎抹角,大兄是不是想知道父君命你鎮守長平用意何在,進而想知道大秦是否要改變國策為攻略中原做準備,對嗎?”

贏鈹一愣心說:“我哪有此意,我就是想試探一下你。大秦此時攻略中原,你當我傻嗎?”

百裏詢接口說到:“世子所言謬矣,大秦此時根本不可能攻略中原,且不說國力如何,單說這晉國橫在眼前就是一道難題。如今晉國和大秦在諸侯眼中實為一家,大秦斷不會在還未接觸側背隻有的情況下和晉國撕破臉皮。一百裏詢之見兩代以內,大秦是斷然不會和晉國發生大戰的。大司馬的意思是,雖然不會發生大戰,但摩擦應該會有,如遇此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處置?”

蒙義不能不讚歎百裏詢的機智,一句話就把問題再次推給了蒙義,不愧是百裏棲的兒子,也不愧是西垂四公子之一。

蒙義微微一笑說:“百裏兄的話贏來自然清楚,方才隻是調侃。說到今後如何對待晉國,贏來的意思就是且觀之,如遇摩擦該怎樣就怎樣。大秦疆域就是大秦疆域,寸步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