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開的葬禮是在蒙義繼位半月之後舉行的,他葬入了西垂陵園,他的陵墓就在他父親秦莊公贏其的左側,和大庶長世父的陵墓一左一右陪伴守護著秦莊公陵墓。
贏開用自己的一生實現了父輩的夙願,是他讓大秦開國封侯,讓大秦從周王室的附庸一躍而成為大周的諸侯國,贏開再見到祖先們的時候可以問心無愧了。贏開的葬禮雖然簡約當卻極盡哀榮,因為他的兒子、女婿兩位國君為他扶靈,周天子率領王室公卿以及諸侯為他送葬,齊公為他宣讀祭文,周公為他主持喪儀。贏開墓前群臣痛哭,諸侯落淚,天子哭拜,此等榮耀不是每個諸侯能夠享受到的。
就在贏開下葬之前,姬宜臼為贏開擬定了諡號“襄”。“襄”的意思是取“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執心克剛曰襄,協讚有成曰襄,威德服遠曰襄”之意。一個襄字概括了贏開率領秦人在四麵環敵的處境中自強不息、不屈不撓、殫心竭慮,使秦國不斷壯大起來的一生,也是對贏開以武開國,血戰疆場的戎馬一生的寫照。贏開是個極有作為的國君,盡管作為一個人免不掉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和他的功績相比,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最重要的是贏開讓大秦走上了崛起之路。也為大秦爭霸天下奠定了基礎。如今他可以安靜休息了,不用再操勞國事也不用在位時間的紛擾所累。
下葬之時,大秦襄公墓前群臣悲慟,諸侯戚戚。蒙義和姬仇、姬掘突跪在墓前淚眼滂沱。蒙義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有三個父親,第一個就是白狼王,雖然白狼王不是人類,但白狼王讓蒙義學會了為生存而戰的技巧,也讓蒙義具備了王者應有的基本素質。第二位父親就是贏開,是他讓蒙義感受到了父親的慈愛體會到了父親的威嚴。贏開和蒙義隻見的關係就是一對不是父子的父子。贏開用心良苦,他不僅為蒙義安排了成功之路同時也為蒙義準備了退身之路,贏開對蒙義的這份關愛和親生父親沒什麼兩樣。所謂父愛如山,父親的愛不炙熱不濃烈但卻令兒女永生難忘,這份來自父親的愛讓蒙義心中無限的感激,也無限悲痛。他為自己曾經懷疑過埋怨過贏開而悔恨,也為自己沒能盡到一個兒子的孝順而悲傷,所以蒙義哭的是情真意切。
這種情緒是會感染的,姬仇和姬掘突看著蒙義悲痛欲絕的樣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親。當年老哥仨關係不錯,那時候的贏開還是西垂大夫,可是那老哥倆卻沒有看不起贏開一直是以兄弟相待,在一同覲見周幽王的時候,因為蒙義決勝高台演兵名聲鵲起再加上呂購的慧眼識人,秦晉鄭三家的關係越發緊密。隨著蒙義、姬仇、姬掘突結拜之後,老哥仨的情義得以傳續,如今老哥三先後作古,推己及人姬仇和姬掘突也是禁不住抱頭痛哭,哥仨抱在一起哭的是淚眼叭嚓。
姬宜臼也是悲傷不已,但他是天子不能像蒙義哥仨一樣,他和周公齊公一起扶起哥仨好言安慰之後,哥仨才止住悲聲。
按理蒙義應該守製,但是過時不可一日懈怠,姬宜臼就在贏開陵墓前當眾宣布奪情,命蒙義立即還朝理政,大秦眾臣心裏稍安。蒙義安排完後事之後率領群臣返回汧邑,又和諸侯展開了會盟。當了國君之後才知道,這差事真不是那麼好幹的。蒙義從早忙到晚幾乎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接連幾天蒙義就住在聽政殿,聽著殿內的燈火整晚都是亮著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贏開去世積壓了太多的政務,這都是需要國君定奪的,輔政大臣權力再大也不能僭越。
好在蒙義的班底能力強效率高,蒙義又是一口氣封了好幾個大上造。厲陽首當其衝也成了朝中舉足輕重的元老,張固封爵大上造作為可以和厲陽比肩的國之重臣。王捷異軍突起爵封大上造,官授大司馬成了秦軍統帥,大秦之虎威名赫赫戰功卓著,官居大司馬爵封大上造實至名歸。厲顯是蒙義欽定和著力培養的人才,也是作為大秦朝堂後備中堅,蒙義專門設置了一個官職,禦史大夫。位上卿,銀印青綬,爵封少上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