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天空下,像藍天一樣湛藍的達賚諾爾波光粼粼,強勁的風從湖麵刮過之後總會掀起四歲的波浪,這波浪一層層的拍打著湖岸,讓湖邊的綠草和野花更加翠綠鮮豔。
藍天下的草原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極像一塊巨大的漂亮的地毯,披在大地上。昨夜的 一場細雨過後,在藍天之下碧草綠浪、湖水漣漪、牛羊成群、點點氈房、嫋嫋炊煙、悠揚揚的牧歌構成了一幅清新寧靜的草原美景。
一條彎彎的小河靜靜地流向遠方,白色的羊群散落在碧草之間遠遠望去,恰似顆顆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風吹過,草浪滾滾,形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一望無際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天邊,這份寧靜與暗香映襯著委婉動聽的馬頭琴聲和牧羊姑娘的歌喉,幾人的雙眼不忍眨動,驕人的內心一片安寧。
在達賚諾爾湖畔的高地上矗立著一座巨大的金頂王帳,這就是翟贏和雨居住的地方。這裏已經不像他們剛來時那樣隻有一座王帳,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大片如同宮殿一般的大帳群,翟贏的王帳就矗立在大帳群的最中央,也是所有的帳篷中最大最華麗也是最高的一座。
古老的遊牧民族管這樣的大帳叫做“朝木楚格鄂爾多”,翻譯成中原文字就是宮帳。宮帳分單帳和雙帳兩種。雙帳以相互連接的兩頂宮帳所組成。宮帳的造型、結構雖然與傳統的氈包相似,但不完全一樣。據說,宮帳造型是模仿傳說中的桃兒形天宮,也象征福祿吉祥的葫蘆形狀與部眾們的氈包大有區別。
宮帳頂端正有‘頸子’,是在哈拉嘎斯(頂端筐狀木頭架子)上插入烏尼(椽子)並豎起哈那(木頭花牆)做成的。頂端的哈拉嘎斯看起來就像有脖子似的,這與一般的氈包不一樣。
宮帳平時用白毛氈蒙蓋,遇到重大慶典的時候還要罩上一層專門用金黃色的布料製做的綴有青綠色流蘇的外套。在此期間人們看到的宮帳是金黃色的因此又稱為“阿拉坦鄂爾多”(金殿)。
整座宮帳沒有用毛氈覆蓋以前立起來的架木叫做“嘎希”,覆蓋後叫做“朝木楚格”(宮帳)。宮帳的哈那是直豎的木頭哈那,互相不往一塊兒穿綴。哈那的下邊有四方形的整體木頭底座兒,底座兒上對著哈那下端和門的榫頭鑿了與哈那和門框相等數的孔,將哈那的木頭和門框插入孔內。
單帳哈那的立木東、西、北三麵連拐角在內分別都是九根,有門的一麵是六根。哈那高五尺,哈那上端有塊叫“木日布其”(插肩)的木頭,哈那的上端和烏尼的下端都套在木日布其上。烏尼的上端稍微向外彎出一點兒,下端為了插入木日布其,向裏稍彎曲。
烏尼一般為六尺長,角上的烏尼為六尺半左右。烏尼的上端夾在一個倒扣的筐狀式的哈拉嘎斯裏。遮蓋上毛氈以後,哈拉嘎斯的上端放置宮帳的金頂,並用繩索向四個方向繃緊。宮帳的陶瑙(天窗)不開在帳頂的正中間,而是開在金頂的前邊。不論單帳還是雙帳,宮帳的門是雙扇的。
翟贏的金頂大帳應該算是多帳,因為除了主體大帳之外他兩側還有稍小的金頂宮帳相配,中間以回廊相連,這種對稱的格局很具有中原宮殿的風格,想必這是來自於雨的設計。如此一來就把宮帳的功能劃分的清清楚楚,最大的王帳是用來舉行議事大會,祭祀慶典等重要活動的地方,兩座副帳相當於書房和翟贏平時的辦公場所。除此之外大帳的後麵和王帳連成一線的坐落在同一個木製高台上的還有兩座宮帳,形式和金頂王帳一樣隻是稍微小一些,這就相當於後宮,是翟贏和雨起居的地方。
從正麵看去金頂王帳就像一隻雄鷹的頭,而通過回廊和王帳相連的左右配帳就像是雄鷹張開的兩隻翅膀,這讓整個王帳看起來氣勢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