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公五年夏,燕候薨,世子姬哀繼位。先燕候還沒下葬,山戎就聯合北戎、中山等戎狄部落和小國猛攻燕國,齊公呂購應姬哀請求出兵協助燕國。與此同時姬哀向盟主大秦文公贏來求救,贏來調集三萬大秦精銳擦著晉國的邊界趕赴燕國和中山國的交界處,也就是山戎的背後。
這條路線並不好走,除了大秦疆域之後到處都是戎狄部落,起初這些戎狄部落還紛紛聚集在一起準備阻擊秦軍,可是當他們看到秦軍將旗上鬥大的聞字之後個個如遭雷擊、汗毛倒立、渾身冰涼,再看看催馬殺來的秦軍騎兵都戴著用長長的馬尾裝飾的頭盔時,戎狄們才知道,大秦人屠和他麾下的旄頭騎來了。
旄頭騎不一定是大秦最能打的軍隊,但一定是大秦最狠的軍隊。戎狄們知道遇到大秦第一營白狼營那是有死無生,遇到狼刺營是九死一生,遇到關山營是生死難料,而遇上旄頭騎則是生不如死。旄頭騎每戰不留活口,旄頭騎攻城時,城中戎狄若不按照規定時間出城投降則必被屠城。在戰場上遇到旄頭騎而僥幸活下來的人都在祈禱別被旄頭騎活捉,若被活捉就要立刻咬舌自盡或者不管用什麼招弄死自己,否則真的是生不如死啊。
這麼狠的將軍這麼狠的軍隊讓本就處於劣勢的戎狄各部士氣盡喪,根本就沒用聞熙費多大力氣三萬秦軍就長驅直入殺到了山戎後背。此時晉國的軍隊送來了大批的糧草軍資,晉國曲沃君姬成師親自率師陳兵晉國和中山交界處威壓白狄中山國。
這一路上聞熙之所以擦著晉國邊界走一是因為路近二是隨時可以接受晉國提供的補給,這個時候就顯出幾國同盟的好處來了。晉國東北邊界也是經常受到戎狄侵擾的,大秦出兵正好也把圍在晉國邊界地帶的戎狄各部來了個大掃蕩,反過來節省出的晉軍可以調集到晉國和中山國交界處增加對中山國的軍事壓力,秦晉兩家可以說配合的是非常默契。
此次是幾國同盟第一次聯合行動,也是大秦作為盟主第一次出兵協助盟國打擊戎狄,更是蒙義第一次行使盟主的權利,也是蒙義第一次以西北諸侯誌之長的名義號令魯、衛、邢三國聯合出兵助燕。這諸多的第一次,讓蒙義決定用最狠的將領最恨的軍隊打出大秦的虎狼之威。結果大秦眾將隻能羨慕的看著聞熙拜征東大將軍,接過蒙義賜給的代表著殺伐獨斷之權的狼刺,冷笑著殺向戎狄。
聞熙所過之處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濃煙四起屍橫遍野。不僅把戎狄殺的連哭都忘記怎麼哭,就連晉軍也被聞熙的狠毒嚇破了膽,據說給秦軍運送糧草物資的晉軍每次都有幾個會被嚇瘋,秦軍還沒到預定作戰地點,山戎、北戎已經停止了攻擊,中山國軍隊撤回本國固守邊界,可以說這一戰還沒開始就贏了。
燕國和齊、魯、邢、衛聯軍借此機會發起了反攻,山戎和北戎軍步步後退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當聞熙從背後向山戎北戎發起攻擊後,山戎和北戎聯軍再也支撐不住戰線瞬間崩潰,士卒四散奔逃。此戰燕、齊、魯、邢、衛聯軍陣斬北戎山戎一萬五千人,大秦旄頭騎陣斬八千餘,斬北戎首領十四,山戎首領十七,獲牛羊戰馬無數。
聞熙和盟軍會師之後,調頭追殺逃散的北戎和山戎殘部,聞熙追得急殺的狠,北戎殘部隻得和山戎殘部分道揚鑣免得被聞熙一起滅了。北戎自然是一直向北跑,而山戎則一直向東跑。而聞熙則死死追著山戎殘部不放,這就像是貓抓老鼠的遊戲,明明聞熙隻需再加把勁就能把山戎殘部一網打盡,但是聞熙就是不一錘定音,於是山戎部被聞熙攆的沒命的跑哇跑哇跑,聞熙輕鬆地追呀追呀追。追過草原追過丘陵追過高山追過密林追過一條條大河,要不說狗急跳牆人急上房,山戎為了逃命啥也不顧得了對敢於阻擋他們逃命的部落也是毫不留情。別看山戎在秦軍麵前弱的跟麵條似的,但在這些部落麵前山戎的戰力卻是杠杠的。這家夥一路燒殺搶掠給聞熙省了不少力氣,但好景不長,山戎部跑著跑著就跑不了了,因為麵前橫著一條綠油油的寬闊湍急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