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透著意外,正說明這是人生必然的結果。
茫茫人海中那麼多的人和你擦肩而過,那是一種緣分,他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他,你們就這樣交織而過,這就是緣分。
吳熙前麵這位女子恐怕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了。
女人有才的不多,像她這麼有才的還是第一次見。
不管曆史上有多少有才華的女人,說到底,吳熙隻服李清照。
貌似被發現了,吳熙幹咳了兩聲,站起來抱拳道:“久仰居士大名,今日一見,實是情難自禁,還望贖罪。”
有文化的人和沒文化的人在這裏就能分辨的很清楚。
隻見李清照躬身還禮之後,說道:“無妨,仰慕之情,人皆有之,隻要是積極向上的,我都可以接收。”
說罷,就坐在吳熙的對首,翻起一個茶杯,給自己倒了一杯。
舉止文雅的一塌糊塗。
遇見自己書本上的偶像,心情很激動,還有些局促。
如果今天遇見的是崔妙彤的話,你敢坐在背後看她,那一句“登徒子”隨口就能噴出來。
他們不知道的是,身後的另一個人,瞅著畫板,不是很滿意,似乎剛才李清照轉身轉的太快,那個定格的動作還有一些瑕疵沒有處理好。
“那幅畫有什麼意境,在下不得而知,但是,居士一站就是好幾個時辰,似乎有所頓悟啊。”
吳熙沒話找話。
“東南萬裏,天台雁蕩,鳳凰廬阜之雄偉,二川三峽雲夢之曠蕩。
四方之遠且異,徒自擅其一美,未若此山並包羅列,又兼其絕勝,颯爽英姿,雖人為之山,顧其小哉?”
文縐縐的描述,吳熙一句都沒有聽懂,隻覺得她說的應該很大氣才是。
和這些人說話,最好問她專業性比較強的東西,然後不管你懂不懂,使勁點頭就好,一副求學若渴的模樣,你們才能相處的很好。
要是你不懂裝懂,長篇大論,恐怕李清照這個時候早就拂袖而去了。
幸好吳熙懂得怎麼樣去討好一個人,尤其是自己喜歡的人,更是討好起來比較賣力氣。
又加上他知道趙明誠和李清照這對鴛鴦夫妻,患難與共,一路坎坎坷坷的被蔡京迫害,無奈之下沒遷回原籍,隻能遠離政治舞台的中心。
對致力於向上爬的趙明誠本來就是一個打擊,在後來,高宗南遷之後,政治中心南移,一家老小一直定居在健康,途中偶感風寒,趙明誠就死了。
這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後來做的詞大部分都是比較哀怨的。
和前期那些歡快的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由此能反應出李清照一聲顛沛流離的生活環境。
想到這裏,不免心裏生出一些念頭,將來她要是無路可走的話,自己能為她提供一個合適的平台,讓她在晚年的時候,不至於過的那麼的苦。
這裏所說的苦不是經濟上的苦,而是精神上的。
自古文人就沒有經濟概念,隻要給他一幅畫,或者是一首詩,他們就覺得比羊肉湯好喝多了,更是比酒樓裏的黃湯不知美多少倍。
“居士才學貫古今,小子總算是領教了。”順手拿出一麵令牌,交給她說:“如蒙難,可來京城一敘,到時候定然會有你的一席之地,切記。”
且不說人家會不會領情,姿態是要做出來的。
想必對於她這樣的人,後路多的是,不一定就會在蒙難的時候,來找一個萍水相逢的人。
李清照算是一個有涵養的人,這樣明目張膽的詛咒人家蒙難,沒有給你撒潑翻滾的就已經很不錯了。
也許是李清照自己都覺得她的生活可能會有一些沒有征兆的變化,笑盈盈的接下了吳熙手裏的牌子。
正在這時,門外進來一為男子,李清照一看之下,莞爾一笑,就走了過去,挽起那男人的臂彎,消失在了吳熙的視線裏。
回到營地,和尚也回來了,蝴蝶醒了,就是情緒不太高,不過對青陽能那麼用心的照顧她,顯得很感激,和尚說蝴蝶有隨時逃跑的可能。
吳熙到不擔心,有青陽看著,她一個負傷的人泡不到哪裏去的。
就算是跑了,青陽也不會不遺餘力的把她追回來,因為隻要不是傻子都能看的出來,青陽已經動了凡心。
他動他的凡心,吳熙不羨慕,和尚心裏卻不平衡了。
吳熙笑著罵他就不是一個真和尚,剛剛有了如佛之心,一下子就把他打回了原形。
和尚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天知道他說這話的時候,是不是想著佛祖,吳熙隻看見他喝完一壺酒之後,又打開了一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