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要變天了(1 / 2)

所有的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唯獨吳熙一個人無所事事。

仙雲鎮到現在都沒有消息,不知道牛眼娃這個愣種把哪裏攪和成怎麼樣的一片天地。

不過想想也能想的到,一個兩百四十斤的胖子,手裏拎著七十斤的大鐵錘,對任何一個隻求財的山賊來說都是一種心靈的摧殘,更不要說是騎著戰馬衝鋒了,還沒到跟前就都嚇的四散逃竄了,心裏還直恨爹娘少生兩條腿。

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還能仗著自己是山大王和牛眼娃他們對峙一段時間,見識過牛眼娃的戰力之後,想必是沒有幾個人願意和這樣的殺神正麵交鋒的。

過不了多久這些人的意誌就會被擊的粉碎,內部就會出現不和諧的聲音,有些人就趁著夜色偷偷的開始跑路了,畢竟剛開始做盜匪的時候,就是圖個來錢快,犯不著在這裏送了性命。

大宋的土地那麼大,走到哪裏不是當土匪?隻要有這條爛命還在,就有東山再起的時候,憑借自己骨子裏當土匪的驕傲,不愁找不到下家。

開始有了這個想法,就再也沒有勇氣拎起那把磨損的很厲害的刀片子上陣殺敵了,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大當家的第二天早上起來看見隻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站在空蕩蕩的院子裏大聲的罵幾句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

罵完之後,也沒有做過多的停留,打開自己的寶庫,取了一些能帶的走的細軟,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這樣一來,仙雲鎮周圍的土匪用不著牛眼娃在出馬,就在很短的時間裏,撤的一幹二淨了。

牛眼娃隻是炫耀了一下他那耀眼的錘子,就把仙雲鎮周邊不安定因素給消滅的幹幹淨淨的了,這給當地的百姓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當地的百姓自然的覺得這是大功德,就讓他們的保長來感謝一下這些英雄好漢。

牛眼娃他們自然是受不起這樣的功德的,於是,這些功德,在軍中轉了一圈之後,都安在了吳熙的腦袋上。

按理說這樣的功德很難得,吳熙是求之不得的,再說了,仙雲鎮是吳熙和趙佶要的開辦學堂的實驗點,也就是說,吳熙以後打算把自己的莊子修建在這裏遠離朝堂的,有了這些恩德,以後在這裏的工作,展開的就會很順利。

但是吳熙知道他不能要,要不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就會成為一句空話,也就有了功高蓋主的嫌疑,於是,這些功德在吳熙這裏轉了一圈之後,就又到了趙佶那裏。

趙佶最近正在努力的做一個好皇上,他甚至覺得自己以前對於道教有些過於癡迷,導致國庫空虛,名不聊生,各地盜匪四起,出現了很多想要把皇帝拉下馬的莽夫,要是自己在這樣下去的話,江山遲早要完蛋在自己的手裏。

就算不是被金國所滅,也要被國內大大小小的起義給消耗死。

趙佶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是因為有人給了他希望,這個人無疑就是吳熙。

人家一個小小的少年郎依然對大宋充滿了希望,他一個皇上,不應該把時間都消耗在書畫和煉丹上,男人的那點愛好倒是不影響大宋的榮辱,不僅無過,還是有功的,對於皇家開枝散葉有無上的好處,不像仁宗皇帝,沒有子嗣,為了誰來接班而吵的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