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曆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的真相居然會是這樣。我一時震驚地說不出話來。
文青山在一旁問我:“對此你怎麼看?”
我轉頭看了看文青山,怔怔地說道:“難道秦始皇要毀滅的上古文字就是龍甲文?”
文青山點了點頭:“根據竹簡上的記載來看,很有這種可能!雖然這隻是野史記載,未必便是曆史真相。但文中所提到的上古文字與龍甲文確實有相似之處,所以說不定還真有其事。”
我不禁歎道:“我靠!要真是這樣的話,那這秦始皇未免也太狠了吧,為了鞏固政權,竟然不惜毀滅掉一種上古文字。”
“這其實不算什麼,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采取強權措施統一了六國文字和貨幣,這就已經造成了大量的古文字失傳。而龍甲文也不過是其中一種而已。”
說到這,文青山忽然話鋒一轉,道:“對了,我這幾天仔細研究了苯教曆史,苯教的創立時間大概是在公元前二百年前後,而秦朝曆史,是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也就是說,苯教應該就是在秦朝滅亡前後創立的,所以我懷疑,有可能正是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之舉,使得一些術士逃到了人跡罕至的高原地區,與當地的宗教信仰相結合,最終形成了苯教。這樣也就能解釋,為何苯教教義與源於中原地區的神話信仰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對龍的尊崇。而龍甲文,也正是在那時候傳到了雪域高原地區,並成為苯教使用的一種符文。”
聽了文青山所說,我不禁有些驚訝:“這麼說,自從秦朝之後,龍甲文便已在中原地區銷聲匿跡,咱要想弄明白,還是得通過苯教?”
文青山擺了擺手,說:“那倒未必,龍甲文雖然被苯教當做一種神奇的符文使用,但苯教中人似乎也並不了解龍界文的真正含義。要想弄明白,我思前想後,或許隻有一個地方。”
“什麼地方?”我忙追問道。
文青山看了我一眼,一字一頓地回答說:“秦始皇陵!”
我微微一愣:“秦始皇陵?為什麼是這地方?”
說到秦始皇陵,我首先聯想到的便是秦始皇兵馬俑,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將這地方與龍甲文聯係到一塊。
文青山解釋說:“你再仔細看這竹簡上記載,說有方士認為,隻要破解了上古文字中所蘊藏的奧妙,便能夠長生不老。秦始皇對長生不老之術十分癡迷,不但召集方士煉製不死仙丹,還派人遠赴海外尋找長生仙方。對於一種蘊含著長生奧妙的神奇文字,秦始皇又豈會不予重視。所以我在想,盡管他命人銷毀了與這種文字有關的所有典籍,但實際上,他極有可能讓人在暗地裏研究這種文字。”
“你的意思是,他到死仍不甘心,甚至還將這種神奇的文字帶入了陵墓?”
文青山點了點頭:“很有這種可能,你應該還記得卓瑪上師說過這龍甲文的來曆吧?”
“當然記得!他說這種文字最早被發現的時候,是被刻在一些龍鱗之上。”我回答道。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在晚年曾對一種雕刻著古文字的黑色石板十分癡迷,這種石板十分堅硬,再鋒利的刀劍也難以在上麵留下痕跡,也不知上麵的文字是用什麼神兵利器刻上去的。而在秦始皇逝世之後,這種神奇的石板作為陪葬品帶入了陵墓。我現在懷疑,這些所謂的石板,極有可能便是刻著龍甲文的龍鱗!因為龍鱗便是十分堅硬之物。”
“什麼!?”文青山的話令我大吃一驚。我愣了片刻,疑惑地說道:“不過,秦始皇陵不是已經被挖開了麼,也沒有聽說發現什麼刻著古文字的堅硬石板啊!”
文青山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似乎明白了什麼,笑著說:“你聽誰說秦始皇陵被挖開了?”
“要是沒有被挖開,那秦始皇陵兵馬俑又是怎麼回事?”我反問道。在我印象當中,秦始皇兵馬俑便是出自於秦始皇陵。
文青山笑道:“嗬嗬,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現在發掘出來的兵馬俑,其實隻是來自於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陪葬坑而已。真正的皇陵並未進行過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