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日期:不詳
采訪地點:不詳
采訪對象:王一生
中文名:王一生
英文名:WangYisheng
身份:八部眾領袖
職業: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擔任秘書
那個男子也許是我見過最可怕而危險的人物。但同時也是最有王者氣度的男子。
當我在他的藏書室裏見到他時,他正捧著一份中國金融發展報告的藍皮書,疊著雙腿以超過人幾倍的閱讀速度迅速地翻閱著。
不要懷疑我是怎麼接近這個在國務院辦公廳有著重要職位的男子的,以我們的真實立場,我想要見到他根本不可能。隻是因為現在這隻是一次訪談,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我:“你好,王先生。”
王一生:“有什麼事說吧。我的時間有限。”
我:“王先生,我知道你的理念是創建一個理性化的社會,請問你認為你的理念是正確的麼?你真的認為人類真的有可能摒棄感性,達到絕對的理性?”
王一生:“絕對的理性?那要看你從什麼層麵看了。如果是純粹的理性,那屬於邏輯上的理性,現實中不可能存在。因為現實中要考慮到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這是所有的理性個體都必須麵對的問題。”
我:“什麼問題。”
王一生:“生存問題。任何存在體的行動目的都是為了獲得生存資源來生存下去,簡單來說,也就是所謂的利益。所謂的理性,歸根結底是為生存服務。”
我:“那麼,你所謂的理性世界又是什麼呢?為什麼你要摒棄感性呢?你覺得人類可以離開感性嗎?”
王一生:“如果從廣義來說,感性指感官對外在信息的接受,反饋到人腦中央處理,並且在大腦進行信息的分析,邏輯運算後來指揮肉體的行為。這樣的一個信息接觸,反饋和指揮過程無論換到什麼個體上都是一樣的,哪怕人工智能也是一樣。如果從這個層麵來說,感性就是感官,我並不反對。我所宣揚的反對感性,指的是反對過強而不必要的欲望。”
我:“欲望?王先生,你認為人類不該有欲望麼?”
王一生:“你又偷換概念了。我說的是不必要的欲望,而不是所有的欲望。生存欲望是每一個生存物的欲望,難道你認為人可以拋棄生存欲望嗎?”
我:“這個……好像是不能。可是,什麼是不必要的欲望呢?”
王一生:“很多。比如說,吸毒。如果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待,吸毒自然是對個體生存有危害的。但是因為人無法克製生理上的欲望,所以吸毒者還是很多。理性無法阻止人去拋棄對吸毒的追求。吸毒這種行為,就屬於非理性行為。再比如說,多餘的性欲。人類和動物很大的不同在於動物有和植物成熟期相符合的季節性發情期,而人類因為原始人勞動的持續性,人類沒有固定發情期,所以表現為男性平均約10秒鍾就會產生一次性欲,也就是性幻想,這種情況隻有男性有,而女性沒有。這就是人進化的不完全性,目前來說,人類的性欲還無法用理性來抑製。所以性欲對於人的很多行為都有阻礙。當一個人的性欲過強時,性欲充斥大腦,影響思維清晰度,這對一個人的發展是有害的。這就像患病一樣。而我強調的人類理性化,則是通過理性來控製性欲,當社會的勞動力下降,人口需要保持不減少時,人類身體才會產生性欲。這就是理性控製性欲的理論。”
我:“也就是說,王先生,你希望人類可以通過理性來控製自己的一切麼?”
王一生:“沒錯。我是個理性至上主義者。在未來,我會掌控全人類的運作,並且規定人類不得生育的政策。”
我:“不得生育?你要阻止人類的生育嗎,王先生?這可是會導致人類的滅亡啊。”
王一生:“不會。以後我會建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生育,新生兒的數量和質量以及個體完全按照社會需求來進行基因設計。落後的自然生育會被淘汰。傳統的家庭模式也會結束,所有的新生兒由大型的集中營來集中教育。”
我:“這怎麼可以?傳統的家庭模式怎麼可能被破壞?為什麼要破壞?”
王一生:“最主要是凝聚人心。當然還有很多方麵。現在的國家的最基本構成單位,還是家庭。現在的執政者的腐敗,有一部分來自於家人與親戚的要求。這是由於傳統的家庭結構造成的,傳統家庭結構的破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製腐敗欲望。”
我:“可是,新生兒總需要父母吧?父母對子女的愛怎麼辦?家庭的溫暖怎麼辦?”
王一生:“那是因為你已經有了傳統家庭觀念才產生父愛母愛的錯覺,如果你天生就是個孤兒,你就不會有這種觀念。而且,所謂的父愛與母愛還有新生兒對母體的愛,不過是種族對新生體保護的本能和弱小新生兒對父母的依賴尋求保護本能而已,將來的技術完全可以在基因層麵進行操作,把人類大腦內這種不必要的需要消除。任何新生兒可以在一出生時就得到培育人員的嗬護和指導,不需要父母。父母也不會存在,人類的組合方式將會成為以工作單位和研究方向為單位的小群體。”
我:“你這是要改造人類麼?”
王一生:“我隻是促進人類的進化而已。從猿人到原始人,再到古人,再到現代人類,一直在增長的就是人類的理性,一直在退化的就是人類的原始人的衝動性。理性化,這是人類進化的方向,哪怕我不去做,人類也會朝著理性的方向進化。隻是人類進化速度太慢。人腦要增加一立方厘米的空間需要20萬年的時間,20萬年,資源消耗量太大,不如直接利用科技對人類進行改造來的方便。從這一點來說,我隻是一個推動者而已。”
我:“太瘋狂了。可是改造人類是為了什麼?難道我們現在的生活還不夠麼?雖然我們現在的社會也有很多問題,但是通過製度的改進,就可以慢慢改進和發展。為什麼要做這種激進的事?”
王一生:“你想的太樂觀了。我隻想告訴你一點,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現在,不論是什麼製度,奴隸製也好,封建製也罷,資本主義和所謂的社會主義也罷,都隻有一個事實,那就是精英階層對普通人的統治。大多數時候民眾被精英統治,就是因為自身能力的不夠。自然通過淘汰的方式來淘汰掉那些弱者和非精英的人物,而我的想法則和自然淘汰相反,與其把弱者和無能者淘汰,倒不如把弱者改造成精英,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把人類的潛力最大化。但是因為人類的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所以必須用技術手段在基因層麵提高人類的能力,去除人類天生的弊端。”
我:“太瘋狂了。”
王一生:“這是理性化後人類必然的進化方向。在過去的人類沒有進入現代文明之前,生物界是如何進化的呢?因為動物沒有足夠的智力,它們沒有技術,隻能夠靠天吃飯,無法用科技產生新資源的它們隻能靠掠奪和占有自然界舊有的資源來生存下去。一旦資源有限而生物種群數量過多時,種群的內部不得不減少成員數量來達到種群生存與資源消耗的平衡。那些獲得資源能力較弱的就是弱者,會被淘汰。這種情況放在人類社會,那就是戰爭。”
“而隨著人類智力增長,科技進步。這種情況被打破了。人類可以通過科技來製造出新的資源,滿足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不必再因為有限的資源而掠奪。比如說,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緩解糧食不夠的矛盾,朱培坤的旱地、鹽堿地可以種植的水稻擴大了種植地麵積,可以解決大量人口吃不上飯的問題。一旦糧食這個最基本的生存問題解決了,你覺得農民起義還會發生麼?戰爭還發動的起來麼?曆史上的哪一次戰爭,不是因為苛捐雜稅造成土地和糧食的緊缺導致農民生存不下去而被迫發生的?”
我:“你這麼說……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除了土地和糧食的掠奪,也有其他方麵的爭奪吧。比如說,男人搶女人,這也是一種掠奪吧?”
王一生:“但是這種搶奪是個體行為,不可能上升到群體行為的高度。你會因為自己和你兄弟吃不上飯而去起義,但不會因為你兄弟被女朋友甩了去起義。因為個體戀愛這種事不可能是群體性事件。再者,所謂的男女婚姻和結合,說到底還是為了生存。”
我:“結婚是為了生存?”
王一生:“沒錯,是為了生存。當然,這種生存不是個人的生存,而是‘基因’的生存。”
我:“基因的生存?”
王一生:“沒錯。這就要說到生命的本源了。如果我告訴你,這個世界上既沒有人類,也沒有雞鴨豬狗,你會相信麼?”
我:“那怎麼可能……你是說,所謂的人類都是幻覺?”
王一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這個世界上,雖然看似物種紛繁複雜,但是說到底,其實隻有一個物種。那個物種,叫做‘基因’。如果你了解一定的生物學,你就會知道,最原始的草履蟲基因和人類的基因都有很高的相似度。”
我:“這……”
王一生:“再打個比方吧。聽說過一個笑話麼,一個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說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是一種叫做‘汽車’的生物,而這種生物池一種叫做‘人類’的食物,一旦人類進入了‘汽車’內,汽車就能夠運動。”